•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李壯:呼喚常識中的犄角:青年寫作關鍵詞
    來源:《南方文壇》 | 李壯  2020年05月27日14:00

    一、身份

    在今天的文學語境中,“青年”無疑是一頂冠冕。問題在于,既是冠冕,便注定要戴在不同的頭顱上。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青年寫作”話題永恒,與“青年”頭銜相匹配的作家卻注定要一茬一茬地更換下去。正如辛波斯卡在《博物館》一詩中描述過的那樣:“王冠的壽命比頭長/手輸給了手套/右腳的鞋打敗了右腳。”“青年”——這煊赫的資本乃至足夠多現實便利的天然入口——同時也構成了潛在的焦慮。

    因此,我們不得不首先對“青年”這一身份展開重新的思考:我們如何去界定和理解它,應當從怎樣的角度去闡釋它內含的意義、并種下相對應的期待?在我看來,對“青年”身份(以及與之相關的“青年作家”或“青年寫作”等)的理解,存在著兩種不同的維度:動態時間的維度,以及靜態時間的維度。

    就拿90后作家來舉例吧!這個已然高度活躍、但距離真正的經典化顯然還存在距離的群體,無疑是與當下文學語境里“青年”身份最貼合的樣本。什么叫以動態時間維度來看90后作家?就是在持續運行的時間意義上理解90后——它指向隨時變動的年齡,當我們在2020年談論90后作家,就意味著我們在談論的是一批年齡不超過三十歲的寫作者。換言之,我們在談論的是“年輕”。年輕當然很好,但這種“好”是不牢靠的,它是一種耗材,并且很容易被外力征用。讓我們想想90后的前輩們吧!1998年《作家》雜志推出的70后被冠以“美女作家”之名,借助“新概念作文大賽”閃亮登場的80后作家則在出道時帶上了“青春文學”的帽子。二者在當年的語境中都在宣傳營銷層面收獲了巨大的成功,但如今看來,這種成功更多與“年輕”掛鉤,當時過境遷,70后的“美女”變成了“熟女”(當然,或許依舊很美,但與當時的“美”內涵早已不同),80后的“青春”迫近了中年危機,我們對這兩批作家的想象,早已不能延續當初的模式。相應地,70后或80后的身份,也已經——或者說很快就會——不再是創作者的護身符。“年輕”是一種快消品,與之相關的一切榮耀都有保質期,這不只是文學行業的特色,而是根源于最基本的自然法則。

    70后年輕過、80后年輕過,如今到點上場,享用“年輕”紅利的換成了90后。這一切看上去順理成章,談起來理所當然,然而如果僅僅以此種方式去理解“青年作家”和“青年寫作”,我們對“青年”的理解和期許會顯得非常狹隘乃至虛妄——并且它會很容易地被消費邏輯和政績思維捕獲,前段時間已有評論家在反思當下文學界的“青年崇拜”乃至“媚少”現象,這類現象出現的根源,我覺得便同“消費邏輯”與“政績思維”不無關系。

    因此,在我看來,“青年”身份更大的合法性,來自靜態時間的維度。它意味著與特定年代的緊密綁定——而這一年代在當下語境中無疑是新近的、因而是“青年”的。是的,動態時間游走于“年齡”,靜態時間則凝視于“年代”。以動態觀之,此刻我三十歲,十年之后,將會有另一批三十歲的人站在我此刻所在的地方,“我”本無足輕重。而以靜態觀之,一個人出生于1990年代,這是任何人、任何變化都無法改變和取代的。他永遠是1990年代生人,時間帶來的變化或許僅僅在于,他是攜帶著“1990一代”的精神結構行走在2020年還是2030年。在此意義上,他的寫作與特定的年齡無關,而只與特定的時代有關:他的身上攜帶著成長于此年代之人所面臨的一切快樂悲傷喜悅痛苦,攜帶著這個年代獨有的精神結構、文化背景、歷史疑難及其解決之道,詮釋著這個時代的個體理解世界與生活的特有方式(即便他在作品中具體書寫的故事是關于上古或未來)。

    在一種與生俱來的同構性中,寫作者從他身處和成長的、至今年輕的時代里,獲得隨時更新的身份認同。這才是“青年”在文學中真正不可取消的合法性所在:它意味著社會歷史的同時代性,既不會過期,也無法被剝奪。

    二、基點

    按照“靈魂發問”的慣常邏輯,問完“我是誰”,下一個問題,就該是“我從哪里來”。我的這篇文章自然也不必刻意免俗,緊接著身份話題,不妨就談一談這代青年寫作者的精神基點。

    我一直認為,這一代寫作者獨特而能量巨大的文學可能性,就蟄伏在這“基點”里面。如果采取當下最普遍的方式,將“青年作家”的范圍大致圈定在1970年之后出生的寫作者,我們會發現,他們大多是成長于一個相對特殊、某種意義上缺少歷史經驗參照的全新年代之中。有很多種方式可以用來形容他們成長的這段時期。例如,我們可以說它是中國近現代歷史上少有的“好好過日子的時代”,自他們的青春時代起,大規模戰爭和全面動蕩基本絕跡,歷史敘事的總體語境是平穩漸變的;例如,我們可以說這是一段罕有的“富足”日子,饑餓與貧窮不再是主流經驗,這代人的精神敏感帶從“生存”變成了“生活”;再例如,我們可以參照引入社會政治歷史的大坐標大名詞,“改革開放”“經濟全球化”“消費社會”一類的概念每一項都足以讓人大書特書。總而言之,這是一個充滿了全新特質、呈現出新的穩定形態的時代。這個時代的寫作者(或者不妨干脆說:我們),或許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批在“作為常識的現代生活”里集體成長起來的文學人。

    如果我們相信中國新文學的初心之一,就是推動從社會文化到個體精神的現代化轉型,那么這一代寫作者的文學起點,幾乎是站在此前百年中國文學的使命終點上;曾經被我們的先輩呼喚、追求、想象和爭論過的一切,在我們睜開眼時,便已安靜地橫陳在我們手邊——仿佛這世界本來便是如此。這是“常識”和“常態”帶來的遺憾:它缺少驚奇的味道,很難直接點燃我們的激情,甚至經常令我們陷入習焉不察的麻木平靜狀態里面(與此形成鮮明對照的是,新文學創生以來的百年歷史中,歷史矛盾的劇烈運動——不論是圍繞“啟蒙”“革命”還是聚焦社會變革——曾經作為強勁的動力,長期貫穿在中國文學發展邏輯的內部)。但反過來說,“常識”也為這一代人的寫作帶來了優勢,因為我們終于能夠以平視(甚至體諒)的姿態來審視與“現代”相關的一切:都市、貨幣、陌生人社會、身心的游蕩狀態、與豐饒共生的虛無、因多元而起的困惑……這種骨子里的諳熟,使我們對現代生活的光與影都有更細致的理解體會,而這種體會將終于不再是空洞的想象或人云亦云,相反,將會從最私密、最幽微、最細枝末節之處獲得它的詮釋——不是從一張圖紙或一行口號,而是從一句話、一杯酒、一道背影、一個眼神之中,我們將忽然識別出這個時代全部的傷痛與榮光。

    這種跟源自常識(甚至無意識)的理解,意味著一種全新的精神基點與文學基點,其中暗藏著新題材、新對象,以及人與世界與生活與自我的新關系的書寫可能。如果說,對更早先作家而言,緩緩敞開的是一個新的世界;那么對當下的青年作家而言,隨這世界一并敞開的還有那些毛細血管般隱秘分岔的小徑入口。幾年前,張定浩在一篇文章中提到,“城市小說是那些在一個城市讀過小學的人才有可能寫好的小說”①。看上去似乎有些武斷,但我們如果將此理解為一種文學修辭,其道理無疑是對的:他所強調的其實是對現代生活的一種生命本能般的熟悉,猶如莫言那一代作家熟悉土地一樣。這種本能般的熟悉,乃至潛意識中的生命同構性,在今天青年作家中的普及還是局部性的。但在可以想見的將來,其全面普及僅僅是時間問題。

    三、經驗

    基點意味著前提,但文學不能只有前提。一切前提的實現,都有賴于具體的操作。因而以下這一難題終究是今天的青年寫作者急需解決的:如何以更好的文學方式,去為那些似乎已足夠諳熟的經驗賦形。

    在今日的語境中,這種賦形無疑困難。因為對任何經驗的賦形(呈現和詮釋)都不僅僅關乎經驗本身,而是關乎此經驗在生活世界總體結構(普遍經驗)中的位置,以及與時代總體性的關系。但呈現在我們眼前——以及心中——的世界,卻往往是凌亂、破碎的。

    對現代之前的作家們來說,這是很少遇到的問題。盧卡奇在《小說理論》一開篇便指出,“對那些極幸福的時代來說,星空就是可走和要走的諸條道路之地圖,那些道路亦為星光所照亮……世界廣闊無垠,卻又像自己的家園一樣,因為在心靈里燃燒著的火,像群星一樣有同一本性”②。而現代性給我們的啟示,卻是要“將社會和社會關系看作處在流動狀態中,處在運轉中,處在永恒的運動中”③。隨之瓦解的是過往的文學經驗和表現方式,“(古典的寫作方式)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賴……識別作為所指目標的一般世界的能力;而社會情況的變化,已使我們清楚地看到世界并不止一個”④。

    在這樣的語境之下,具象經驗與抽象心靈間的聯結方式也往往是滑動的、存疑的,甚至是隨機的、具有迷惑性的。縱然青年寫作者在對時代經驗的體察、捕捉方面頗具優勢,但如何安放這些經驗、進而真正表達出這些經驗(我指的是,使其真正進入時代的審美意象譜系、并與個體精神生活發生有機關聯),依然構成了巨大的難度——觸摸并適應一個眾聲喧嘩的時代或許并不太難,真正有難度的是在“眾聲喧嘩”之中實現“眾神歸位”。在我看來,這也恰恰是在“作為常識的現代生活”里成長起來的這代青年作家的歷史任務。

    這樣的任務,要求藝術創造者對生活世界有系統的理解與總體的把握。只可惜,要走的路看起來還很長,我們今天的許多青年作家遑論理解把握,恐怕連“認知”和“看法”都是碎片化的。于是,我們在今天的文學作品看到了太多漂浮的、孤立的、原子化的當下經驗,在一種既“新鮮”又“脫水”的悖論狀態里,它們呈現出蒼白虛胖的樣態,我將此稱之為“虛偽的材料本位主義”的產物:“海量的‘物’以及圍繞物展開的動作,織構起特定的生活想象,仿佛人物(及其生活)本身便是這些材料的集合體……虛胖的材料鋪排、千篇一律的意象沖擊、對經驗表象的廉價物理性提取,這一切正在透支相關經驗的美學刺激性及歷史刺激性。它會使讀者變得麻木,從而也無形中敗壞了經驗自身的美學效力、扼殺了文學自身的生長空間——它會使日常經驗的大片領域,在詩學意義上變成了過度耕種后的鹽堿地。”⑤

    甚至退一步講,在社會分工高度精細化的今天,就連青年寫作者對“經驗”的接觸和占有,其實也面臨危機。良好的人文教育背景和文學理論素養,在新一代的青年作家中日漸成為標配,這本身是好事,背后卻潛藏著另類的臺詞:他們多半共享著相似的人生軌跡,讀書、進修、在與同類的競爭中脫穎而出、在社會的主流或前沿領域占據一席之地。這樣的人生軌跡按部就班,像喬木一樣直挺挺地往上長,既“正確”又“節能”。問題在于,文學不是喬木,而是灌木,甚至是藤蔓,它應當生長在大地上、并不斷向泥土攤開自己,用無限延展的表面積與生活的切面擁抱,進而從每一平方厘米的擁抱中汲取自身的營養。喬木意義上的正確,對于灌木便是問題。這一問題所導致的,便是越來越同質化的經驗資源、生活視野、思維方式、審美趣味,甚至導致了某些“套路化”寫作的出現。

    四、冒犯

    相比于中國現當代文學歷史上曾有的時代,今天的青年寫作者,似乎處在一種較為罕見的、與時代現狀充分融洽的相處狀態里。也許正是由于這種原因,我們已經很久沒有看到那種具有足夠規模、引發集體震顫的文學思潮流派——同樣,正因如此,我們此刻才需要選擇“青年寫作”這樣一個相對籠統寬泛的范疇展開討論。很多人都渴望在青年寫作中看到更鮮明的冒犯精神。在我看來,這種冒犯,當然不是要強行制造文學與生活間的敵意乃至沖突,而是要時刻警醒于對舒適區的耽溺、對自我的重復,避免一個具有充分主體性的創造者,被馴化成生產鏈條上的麻木一環。

    應當看到,這種舒適與麻木的傷害,已經以各形各色的方式在文本中表現了出來,例如,期刊腔調日益泛濫、人物形象及情節模式千人一面、空洞炫技并相互模仿彼此確證等。這也又一次使我想起阿甘本那段似乎已被過于泛濫地引用過的闡述:“同時代是通過脫節或時代錯誤而附著于時代的那種聯系。與時代過分契合的人,在各方面都緊系于時代的人,并非同時代人——這恰恰是因為他們(由于與時代的關系過分緊密而)無法看見時代;他們不能把自己的凝視緊緊保持在時代之上。”⑥

    一種脫節、一次撕裂、一場旁逸斜出,不僅僅意味著自我的更新生長,更意味著寫作者與世界重新榫合的可能。一切光滑的表面都是難以附著的,今天的青年作家所迫切需要的、能夠幫助文學開拓出更寬闊未來可能的,或許正是一副難以安置的尖刺或犄角——要知道,只有硬而尖銳的器具,才能在墻壁上鑿出“眾神歸位”所需的神龕。

    當然,要尋得這樣的犄角,也需要更具活力的整體文學環境:對“冒犯”精神的包容、對異質文本的興趣、美學趣味的開放、話語系統的更新、篩選機制的健全。當談論青年寫作的時候,我們每個人也有必要時刻提醒自己,我們期待的是“文學力量的生長”,而不僅僅是機械化的“作家梯隊建設”。我愿意看到年輕作家在文本上顯得老辣,但絕不愿他們只“老”不“辣”——“老”而不“辣”只有在燉湯的老柴雞那里才是優秀品質,而文學畢竟不同于雞湯。如果有一天,我們只會欣賞、并且不斷鼓勵青年作家變成那種“老柴雞”式的作者,那只能說明,我們時代在精神力的層面已經衰弱成了一個剛剛出院的病人。

    (李壯,中國作家協會創作研究部)

    注釋:

    ①張定浩:《關于“城市小說”的札記》,《上海文化》2014年第11期。

    ②[匈]盧卡奇:《小說理論》,燕宏遠、李懷濤譯,商務印書館,2012,第19頁。

    ③[英]戴維·弗里斯比:《現代性的碎片》,盧暉臨、周怡、李林艷譯,商務印書館,2013,第19頁。

    ④[美]喬納森·卡勒:《結構主義詩學》,盛寧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8,第156頁。

    ⑤李壯:《“當下性焦慮”與“虛偽的材料本位主義”:有關青年創作的一種反思》,《上海文學》2019年第9期。

    ⑥[意]吉奧喬·阿甘本《何為同時代?》,王立秋譯,《上海文化》2010年第7期。

    日韩精品无码免费专区午夜不卡| 色哟哟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一区二区不卡久久精品| 精品性影院一区二区三区内射|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一区|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无码午夜福利| 精品无码中文视频在线观看| 91精品手机国产免费| 99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成人热| 野花国产精品入口|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乱码影院| 自拍偷在线精品自拍偷| 精品400部自拍视频在线播放| 国产麻豆精品原创| 亚洲AV日韩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永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美女午夜爽爽爽免费| 亚洲精品午夜在线观看|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嫩草影院 | 日韩精品在线一区二区| 午夜肉伦伦影院久久精品免费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精品免费看香蕉| 国产精品久久成人影院| 日产精品一线二线三线芒果| 中文字幕日韩精品在线| 亚洲无码日韩精品第一页| 国产精品白浆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国产高清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精品国产美女福利到在线不卡| 久久精品无码专区免费| 国产精品无码国模私拍视频| 国产亚洲精品美女2020久久| 国产成人久久精品77777综合| 国产精品夜色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国产精品网站在线播放| 亚洲狠狠ady亚洲精品大秀| 99国产精品免费视频观看| 亚洲一区精品中文字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