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到曹禺”,打開解讀經典的新視角
作為中國話劇成熟的標志,《雷雨》是中國觀眾最為熟悉的經典之一。
2025-02-12
-
中國舞?。杭炎黝l現 未來可期
近年來,舞劇這一藝術形式火爆“出圈”:許多熱門舞劇的華彩片段頻繁登上電視晚會舞臺,占據流媒體平臺顯著位置;這些舞劇的線下演出更是“一票難求”,其文創衍生品也十分暢銷。
2025-02-12
-
《雜拌、折羅或沙拉》:荒誕舞臺揭開生存真相
由張慧編劇、導演的話劇《雜拌、折羅或沙拉》,近日首次以大劇場版形式登上保利劇院舞臺。
2025-02-11
-
演藝IP打造正當時
近日,舞蹈詩劇《只此青綠》春節期間的演出在國家大劇院正式收官。
2025-02-08
-
宏觀視野下的沉浸式演藝
英國女作家珍妮特·溫特森說:“僅僅一天,心靈便可造出五湖四海,有些從未踏出出生之地的人早已游遍了世界”。
2025-02-06
-
要從根本上解決“劇本荒”
“劇本荒”是長期困擾戲劇界的老問題。
2025-02-05
-
2024年戲曲:小劇場做足大文章 老題材盡顯新面貌
2024年,全國性和地方性戲曲展演共舉辦20余次,既有延續以往的第十屆中國京劇藝術節、第九屆中國昆劇藝術節和戲曲百戲(昆山)盛典等,也有首次舉辦的中國戲曲稀有劇種優秀劇目展演、首屆全國小戲小品展演等。
2025-02-05
-
2024年話劇:催生新樣態 構建新業態
2024年,中國話劇從選題規劃、劇本創作、二度呈現到演出、傳播、接受、評價的各個環節都展現出了新變化,充分顯示出時代與戲劇、文藝生態與戲劇創作之間的內在關聯。
2025-02-05
-
春節舞臺:名家新秀賀歲 經典好戲連臺
金蛇起舞騰盛世,非遺煥彩賀新春。
2025-02-02
-
溫暖春晚抒寫文化自信
2025年總臺春晚以“巳巳如意,生生不息”為主題,舞臺設計也將“巳巳如意”中兩個“巳”字對稱擺放,一如中國傳統的如意紋路,直觀傳達出“事事如意”的美好寓意。
2025-02-02
-
封箱戲 窩頭會古都北京春節都演什么戲?
春節是中華民族時間跨度最長、內容最豐富的第一大節日,也是優秀傳統文化、各種民俗、戲曲集中展現的大節日。
2025-01-30
-
區域身份與時代精神的雙重奏
舞劇《二十四時舞》劇照 2024年的中國舞劇創作,一個顯著的特征是絕大多數都具有“區域身份”。
2025-01-27
-
戲中之舞——傳統藝術中的舞蹈元素
近年來,隨著傳統文化的復興,戲曲舞臺上涌現出越來越多的新作品、新手段與新樣式,各種現代科技手段也融入其中,形成了令人矚目的趨勢,同時引發了諸多探討與爭鳴。
2025-01-24
-
將人物置于歷史抉擇與人文考量中
京劇《武帝劉徹》以劉徹命驃騎將軍霍去病征戰河西為背景,通過劉徹與一班重臣在重重危局中的沖突與共振為敘事,展現其強家國、靖邊患、通萬邦、安天下的宏圖大愿。
2025-01-17
-
讓京劇藝術持續煥發時代光彩
工筆寫生戲畫像《同光十三絕》,清末畫師沈蓉圃所繪,展現了徽班進京后由演唱徽調和昆腔衍變為京劇的13位著名演員、京劇奠基人,對了解當時演員的扮相、服飾及前輩藝術家的風采,是極為珍貴的文獻資料。
2025-01-16
-
音樂劇《戰爭與和平》的中國化表達和時代啟示
在那戰火紛飛的歲月,歷史的車輪無情地碾壓過廣袤的大地,留下了一道道深深的傷痕。
2025-01-16
-
歌?。核囆g皇冠上的一顆明珠
《圖蘭朵》海報 資料圖片 表現《茶花女》場景的繪畫 資料圖片 歌劇(Opera)的詞源為拉丁語“opus”。
2025-01-16
-
舞臺邂逅影像:藝術表達有了更多可能
隨著5G技術推廣、媒介融合發展,舞臺藝術線下展演、數字化創新,雙演融合已成為全球舞臺藝術產業重要創作形式。
2025-01-15
-
實驗京劇《狂人日記》:融匯中西的大膽創新
一部是俄國19世紀前半葉最癲狂、最絕望的諷刺批判小說;一部是中國20世紀最刻骨、最犀利的白話箴言,果戈理和魯迅兩位東西方文學巨匠都創作過名為《狂人日記》的經典之作。
2025-01-14
-
舞劇《滿江紅》:懸疑故事還能攤開謎底講
聽說北京舞蹈學院要把張藝謀電影《滿江紅》改編為同名舞劇時,腦海里冒出來的第一個問題就是:電影結尾那出其不意的全軍復誦《滿江紅》,該如何在舞劇中演繹?1月10日至12日,舞劇《滿江紅》在天橋藝術中心首演登臺,這個答案終于攤開在觀眾面前。
2025-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