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井柏然:“感覺自己離演員又近了一步”
晨報記者 何雯亞 去年夏天,《捉妖記》讓“救火隊員”井柏然成為目前國內唯一一個20億票房傍身的“小鮮肉”。
2016-08-09
-
劉紹剛:與古人對話的藝術
知命者無咎,有德者不移(書法) 劉紹剛 愧不足以廁前賢之作(篆刻) 劉紹剛 冀以存古人之像焉(篆刻) 劉紹剛 上博簡《周易》(劉紹剛提供) 《子羔》(劉紹剛提供) 郭店簡《尊德義》(劉紹剛提供) 《語叢》(劉紹剛提供) 清華簡《保訓》(劉紹剛提供) 記者:面對著一枚枚楚簡、秦簡和漢簡上古奧、神秘的文字,對我們大多數人來說,這些無異于天書;但對于您而言,卻好像充滿著無窮的樂趣。
2016-08-08
-
甘世佳:寫歌寫劇本,都為講好上海故事
甘世佳近照 主要成就:獲得第三屆新概念作文大賽一等獎。
2016-08-05
-
“不富有,而看得輕,在現世里是一種難得!”
對于每個昆曲人而言,“臨川四夢”可以說是終其一生的夢。
2016-08-05
-
孫維民:“讓觀眾聽到周總理的腳步、呼吸與心跳”
電視劇《海棠依舊》劇照 日前, 41集重大革命歷史題材電視劇《海棠依舊》在央視一套播出后,很多20余年沒有跟孫維民聯系的人,紛紛給他打來電話,有的贊揚他扮演的周恩來“太出神入化”“太深入骨髓” ,還有的說他“做了件大好事,讓更多人理解了周恩來” 。
2016-08-05
-
川劇花旦團長譚繼瓊:梨園苦樂三十年
整整謝幕了五分鐘,圍在舞臺周圍的熱情觀眾才漸漸散去。
2016-08-05
-
譚元壽:高調門唱戲 低調門做人
2012年,85歲的譚元壽最后一次登臺演出《定軍山》。
2016-08-04
-
做他的學生可以“終身保修”
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史系教授薄松年先生從事美術史教研已過了60個年頭,聽過他授課的學生和用過其教材的學子不少于十萬之眾。
2016-08-04
-
劉石平:我不是畫家
在河南省西北部濟源市的王屋山,隱居著兩位耄耋老翁,他們是“二翁草堂”的兩位主人,老農宗福元是一個經歷過上百場戰爭的戰士,如今解甲歸田,開山種樹;畫家劉石平向往平淡生活,選擇隱居山林,弄筆丹青。
2016-08-04
-
關學曾的廣播情緣
提起關學曾,很多人就會想起北京琴書,演員的名字能和一種曲藝形式緊密相連,實不多見。
2016-08-03
-
“不怕死了,因為我有作品留下”
童道明在書房接受記者專訪。
2016-08-03
-
“傳絲公主”代表了唐代有理想、有追求的青年女性
由西安演藝集團歌舞劇院打造的原創舞劇《傳絲公主》 ,于7月30日至31日登陸中國國家大劇院。
2016-08-03
-
黎族女收藏家王秀芹:收藏祖輩的根和歷史
王秀芹收藏的黎族棉麻織品。
2016-08-02
-
高莽:老老頭為小老頭畫素描
高莽先生在北京農光里寓所,本文作者攝于2015年9月12日。
2016-08-02
-
姜昆:相聲里的家事國事天下事
從長春市建設街下榻處到東方大劇院。
2016-08-02
-
陰澍雨:用繪畫傳達生命的 內在力量
中國藝術研究院助理研究員陰澍雨。
2016-08-02
-
謝芳:信仰在歲月中高歌
【我眼中的名人】 “小林,你的理想就要實現了,組織上決定吸收你入黨了。
2016-08-01
-
多情畫家向斌
摩梭姑娘 向斌 爺孫情 向斌 沉寂多年的油畫家向斌,在年近花甲之際再出江湖,引發世人廣泛關注,好評如潮。
2016-08-01
-
胡開奇中國當代戲劇大部分尚停留在娛樂階段
受訪者:胡開奇 提問者:劉雅麒 時間:2016年7月1日 受訪者簡介 胡開奇,戲劇翻譯家,戲劇學博士,哥倫比亞戲劇學院訪問學者,上海戲劇學院、廣西藝術學院訪問教授。
2016-07-29
-
與朵云軒“一周一會”的日子
黃阿忠1952年生,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上海大學美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2016-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