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戰士”彥涵,與時代同行
春的激蕩(套色木刻版畫) 彥涵 2006年11月,第八次文代會前夕,當時還是實習記者的我奉命采訪美術家、第一至六次文代會代表彥涵先生。
2016-07-29
-
陳逸恒:好演員需要用無數角色去修煉
陳逸恒飾演的反面人物 1954年出生,中國內地導演、演員、制片人。
2016-07-28
-
上昆圓了“臨川四夢”
蔡正仁(左)、張靜嫻手把手教授昆五班學員。
2016-07-28
-
好好跳舞是一輩子的事
戰薪潞(右)演出《堂·吉訶德》三幕雙人舞 2016第八屆芬蘭赫爾辛基國際芭蕾舞比賽上摘得桂冠,中央芭蕾舞團演員戰薪潞的名字成了人們關注的焦點。
2016-07-28
-
濮存昕:人藝有我的根 做公益與名利無關
日前,著名表演藝術家濮存昕在北京接受新華娛樂記者專訪。
2016-07-26
-
王黎光:好作品要有靈性、靈氣、靈魂
“巍巍起豐碑,耿耿是忠魂。
2016-07-25
-
中國音樂怎能少了“中國味”
蔣迪雯 攝 近日,83歲的音樂家何占豪執棒南京愛樂樂團,上演了自己的新作品古箏協奏曲——《東渡》。
2016-07-24
-
張夢:建構起屬于自己的笙音樂世界
笙演奏家張夢 笙是中國民族管樂器中唯一一件可以固定音高演奏的復調樂器,也是世界上唯一能演奏開放式和聲的吹管樂器。
2016-07-22
-
潘鶴作品背后的秘密——訪雕塑家潘鶴
潘 鶴 潘鶴,雕塑家,1925年生于廣州,籍貫廣東南海。
2016-07-22
-
閑人宇飛——收藏家、書法家邵宇飛印象
書寫的對聯 收藏的紫砂壺 寬敞明亮的住宅。
2016-07-21
-
他在天堂造戲——悼導演王貴
王貴(1932-2016),本名王貴學,河北蠡縣人。
2016-07-21
-
遠方,大樹的情懷
伊朗導演阿巴斯·基亞羅斯塔米—— 遠方,大樹的情懷 圖為伊朗導演阿巴斯·基亞羅斯塔米。
2016-07-21
-
陳佩斯:人生“糗事”攢成一部喜劇
圖為《戲臺》劇照。
2016-07-20
-
劉平:當代書畫傳承代表人物作品展
劉平,1931年11月生,江蘇省蘇州人,五歲隨父學書,臨池十年。
2016-07-20
-
徐寶剛:當代書畫傳承代表人物作品展
徐寶剛,北京人,1951年5月31日生。
2016-07-19
-
馬牧:當代書畫傳承代表人物作品展
馬牧,中華詩詞學會顧問,中國國家書畫院副院長,人民書畫院榮譽院長,國務院國賓禮藝術家,國家一級書法家。
2016-07-19
-
一張琴與一個大舞臺
五年,說不長,也不短,但一個帶著兩個兒子的女音樂家,卻用五年挑起了“拯救”民族音樂的舞臺,她創辦的“海上雅樂”的品牌,不靠政府,不靠贊助,完全靠的是年輕人的票房,一步步走向成功,真的難能可貴,這就是我必須謳歌的揚琴、古琴演奏家王瓏和她的“海上雅樂” 。
2016-07-18
-
袁苑:“配角”袁苑《解密》里再火一把
年度青春偶像諜戰劇《解密》自開播以來,收視率在點贊、吐槽、戲謔聲中一路高升。
2016-07-14
-
蔣頻:丹青寫神韻 筆墨見性情
蔣頻書畫作品(圖片均為資料圖片) 蔣頻書畫作品(圖片均為資料圖片) 蔣頻書畫作品(圖片均為資料圖片) 時隔26年后,書畫家蔣頻再一次在上海和杭州舉辦個人展覽——百余件書法、繪畫作品及學術著作,均為藝術家沉潛數載、交游拜師、潛心研習的精彩之作,可謂自出機杼,藝兼三絕。
2016-07-14
-
袁熙坤的“藝術外交”
“我理解藝術家躲在象牙塔里,在有限的畫幅上,以方寸之地,氣象萬千地表達自我的做法。
2016-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