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榮新江:也談陳寅恪的“語文學”
《與妹書》 1923年8月出版的《學衡》第二十期,刊登陳寅恪《與妹書》(節錄),全文如下: 我前見中國報紙告白,商務印書館重印日本刻《大藏經》出售,其預約券價約四五百元。
-
朱光潛:如何煉成 “天才” ?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天才與靈感 朱光潛 知道格律和模仿對于創造的關系,我們就可以知道天才和人力的關系了。
-
“殺穆時英的劊子手”——穆時英案補記
1940年6月28日,穆時英在上海市公共租界福州路被殺身亡,留下中國現代文壇世紀懸案。
-
李建軍:論路遙與史鐵生
他們,一個是大樹,一棵從黃土高原上生長起來的大樹;一個是鳳凰,一只從輪椅上飛向云霄的鳳凰。
-
從《陶淵明集》看他的思想與人生
一 陶淵明(365~427)有詩文集十卷,這個規模格局首先是由陽休之定下來的,陽編十卷本陶集雖然現已不存,但他那篇《陶集序錄》卻流傳至今,從中可以得知陶集形成的早期過程: 余覽陶潛之文,辭采雖未優,而往往有奇絕異語,放逸之志,棲托仍高。
-
傅雷的歐洲歲月
在二十世紀初留法中國學生中,傅雷的歐洲經歷資料最豐富,最為人熟悉。
-
侯桂新:魯迅與左聯
1933年2月24日,魯迅與楊杏佛(中)、李濟之(左)合影 楔子 1926年11月7日,是一個星期天。
-
劉玉凱:再說顧隨與魯迅
五年前,為了參加顧隨先生詩詞學術討論會,我寫了一篇文章《顧隨與魯迅述評》,從題目看,我是以研究現代文學的學者身份參加會的,所以說說這個題目顯得比較得體。
-
汪曾祺、林斤瀾論小說:苦心經營的隨便
原標題:苦心經營的隨便——汪曾祺、林斤瀾論小說 林斤瀾和汪曾祺 20 世紀80 年代,汪曾祺和林斤瀾跟文學青年一起聊小說,問起小說的結構,汪曾祺答曰:“結構的原則:隨便。
-
劉文典的最后年20年
初版于1996年的《陳寅恪的最后20年》流傳甚廣,影響甚巨。
-
歐陽予倩和廣東戲劇研究所
歐陽予倩是中國話劇的奠基人之一,從幼年戲曲啟蒙階段到1907年加入“春柳社”參與演出《黑奴吁天錄》、正式跨入戲劇大門后,他長達半個多世紀的一生,幾乎都在不間斷地為他所熱愛的戲劇事業奮斗著,在劇本創作、戲劇表導演、電影編導、戲劇理論研究、戲劇改革、戲劇教育、戲劇運動諸方面碩果累累,對中國的戲劇電影、音樂舞蹈之發展貢獻卓著。
-
曾子的“慎獨”
“慎獨”是儒家之為儒家的一個重要思想符號。
-
楊聯陞與北京 :舊夢依稀誰與溫
一 1930年,對楊聯陞來說,有兩件大事,一是在保定與繆鉁成婚,二是婚后從保定來到北平,進入“門巷宣南”的師大附中(高中一部,文科)讀書。
-
“它確信,陰云是遮不住太陽的”
1901年,高爾基創作了一部帶有象征意義的短篇小說《春天的旋律》,并將其中末尾一章單獨發表出來,這便是傳誦至今的散文詩《海燕》。
-
汪曾祺誕辰100年 | “遺老式作家”的兩個年代
【編者按】 著名作家汪曾祺1920年3月5日出生于江蘇高郵,今天正好是他誕辰100周年的日子。
-
紀念 | 汪曾祺先生誕辰100周年:水洗的文字
汪曾祺 2020年3月5日,是汪曾祺先生百年誕辰的紀念日。
-
徐強:汪曾祺未竟的“漢武帝”寫作計劃
汪曾祺是20世紀中國重要作家,在從1940年到1997年的近一甲子的創作生涯中,寫下各體作品數百萬字。
-
孫郁:汪曾祺的語言之風
汪曾祺先生晚年的走紅,大概是他也未曾料到的。
-
梁由之:百年曾祺 歌聲正酣
日征月邁,歲月如流。
-
季紅真:初識汪先生
近年來,經常聽到被人稱為“汪曾祺專家”,這使我很惶惑,盡管對他的跟蹤研究確實已經有幾十年,但作為專家還欠著不少火候,而且近距離的接觸也不過三四次,受命《新文學史料》編輯朋友的囑托,為他百年誕辰作文,只好勉力為之,回憶一下最初見到他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