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吾其將狂矣”:錢鐘書日記精神之一端
錢鐘書(1910-1998)善于炫耀才華,這種炫耀不止于小說《圍城》,不止于他皇皇的著作《管錐編》《談藝錄》等。
2024-05-30
-
梁實秋在雅舍
在重慶市北碚區(qū)梨園村18號,背靠西南大學運動場,面朝天生路主干道,有三間青磚瓦頂的平屋,掩映在黃桷樹舒展的枝葉下。
2024-05-30
-
中國書店 邂逅古舊書之美
在眾多書店中,中國書店因收購、經營古舊書而獨樹一幟。
2024-05-30
-
戰(zhàn)玉冰:1896,“福爾摩斯”在中國
原標題:中國第一篇“福爾摩斯探案”小說的翻譯 自從1896年第一篇“福爾摩斯探案”小說被翻譯引進中國,到2010年以來大量《神探夏洛克》“同人小說”在中文互聯網世界得到廣泛傳播,福爾摩斯與偵探小說在百年中國的文化歷史發(fā)展進程中不斷“顯影”。
2024-05-29
-
楊芹:晚清軍機處的秘密來信
清代軍機處輔佐皇帝治國理政,是行政總匯,號稱政府。
2024-05-29
-
施蟄存先生的名號和“四窗”
建中兄著作等身,我讀過其中兩種,深有感懷:一、《施蟄存先生編年事錄》(沈建中編撰,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二、新出版的《北山樓金石遺跡》(《北山樓藏碑見知輯目》等三種,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21)。
2024-05-29
-
兩封書信成就的師生情緣
侯仁之是當代著名的歷史地理學家,也是杰出的教育家。
2024-05-28
-
沈從文筆下的北京古建
作家沈從文的后半生,以研究中國古代物質文化為主業(yè),用他形象的語言來說,是“花花朵朵,壇壇罐罐”的學問。
2024-05-28
-
汪曾祺“約稿”
我拜讀完孫郁大作《閑話汪曾祺》(江蘇人民出版社2022年10月),想寫點東西,卻四顧茫然,無從下筆,于是翻出篋藏《百年曾祺:1920-2020》(天津人民出版社2020年2月)找靈感,不知不覺翻到林斤瀾的《紀終年》—— 有天,來電話說,當天《北京日報》副刊上有篇好文章,作者不見經傳。
2024-05-28
-
“謯娽著嗓子哭起來”——老舍小說里的土話
一九五五年一月,《駱駝祥子》修改后,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了新本子。
2024-05-28
-
新發(fā)現張愛玲致林玉手札初探
張愛玲是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史上獨立特行且影響深遠的作家。
2024-05-28
-
葉圣陶怎樣推薦書
現如今,有不少人都在呼吁大家多讀書、讀好書,這是對的。
2024-05-27
-
豐子愷和他的兒女
這世上做父母的,對兒女總是千般關心、百般呵護,與此同時也希望他們出人頭地、有所作為。
2024-05-27
-
艾格妮絲·史沫特萊與中國革命
在熬過了飽受貧窮折磨的童年之后,艾格妮絲·史沫特萊(Agnes Sm edley,1892—1950)投身美國左翼社會運動,而后,她輾轉歐洲近十年。
2024-05-27
-
吳學昭:關于《錢鍾書楊絳親友書札》
楊絳先生晚年最后做的一件她認為很必要的事,是親手銷毀了錢鍾書先生和她本人的日記,以及某些親友的書信。
2024-05-27
-
任芙康:建綱的墨寶
許多人信奉世間良人善事,或歹人劣行,無不含著“緣分”二字。
2024-05-27
-
香山休養(yǎng)時的林徽因
上世紀三十年代林徽因在西山 林徽因曾于1931年、1932年和1935年春天,三次到香山來青軒休養(yǎng)。
2024-05-24
-
域外游記中的“萬國珍奇會”
郭嵩燾(1818—1891),字伯琛,號筠仙,晚號玉池老人,湖南湘陰人。
2024-05-24
-
“文債尋常還不盡”:茅盾致牧野的一封佚信
《筆陣》是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xié)會成都分會會刊,于1939年2月16日創(chuàng)刊。
2024-05-24
-
理同道異,必將殊途同歸——蘆焚與巴人的文學交鋒
一 在現代文學史上,作家與作家、流派與流派之間經常出現或大或小的爭論。
2024-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