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閩寧鎮記事》:小鎮移民的中國故事
閩寧鎮,是習近平同志1997年4月在銀川倡設并命名的移民示范區。
2019-06-05
-
接地氣才會有底氣
近半個世紀的中國詩歌,面對一個從封閉走向開放的時代,面對全球化和互通互聯的后現代語境,大部分詩人的寫作,都在拉近與世界詩歌的距離,興趣大半在現代主義的藝術創新和語言實驗方面。
2019-06-05
-
中國故事 民族之美
人口不足7000人的獨龍族,集中居住在被稱為“西南秘境”的獨龍江鄉。
2019-06-05
-
文學擁有傳播美好的責任
為《相愛不畏傷》寫序的任務落到我肩上時,的確有些忐忑不安。
2019-06-05
-
唯安靜的心府能感受一切
文學批評是一種很重要也很有難度的精神創造活動。
2019-06-05
-
從邊緣崛起的力量
云南昭通有個聞名遐邇的昭通作家群。
2019-06-05
-
與一條河流有關
湘西多河,它們的美麗出現在沈從文的筆下,沅江、沱江、酉水……近水人家多在桃杏花里,春天時只需注意,凡有桃花處必有人家,凡有人家處必可沽酒。
2019-06-05
-
藏語小說:新時代期待新的提升
藏族有著豐厚的民間文學傳統,進入現當代之后,眾多藏族作家涌現,藏族文學不斷蓬勃發展著,推出了一大批優秀文學作品。
2019-06-05
-
放飛詩歌的精靈
驀然回首,吳投文已從20年前的詩歌業余愛好者躋身為教授詩人或批評家詩人,他在海內外報刊發表的詩歌也達到數百首,先后出版詩集《土地的家譜》與《看不見雪的陰影》。
2019-04-03
-
扎實的生活和堅韌的寫作
李進祥是一位知名小說家,當然也是一位非常成熟的小說家。
2019-04-03
-
少數民族詩歌 在數字化傳播環境里的嬗變
新世紀以來,隨著數字化環境的逐漸成熟,中國少數民族詩歌在寬敞的傳播時空里自在而激情地涌現,詩歌的創作、交流、傳播的內涵與形式也逐步嬗變。
2019-04-03
-
讓伊瑪堪傳承下去
赫哲人以伊瑪堪為榮,口耳相傳,世代傳唱;伊瑪堪為赫哲族爭光,唱出國門,走向世界。
2019-03-29
-
緊扣時代脈搏 再現史詩魅力
歌劇《瑪納斯》 歌舞劇《江格爾》 “中國民間文學大系出版工程”是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舉措,意義深遠。
2019-03-29
-
傳統口頭史詩文本的辨識與編輯
史詩是民族歷史文化發展脈絡中以口頭形式創制的具有多重文化價值的古老文化遺產,是無文字時代民族民間文化的集大成者。
2019-03-29
-
對物質演化宇宙說與人類發展三個階段說的思考
云南省有25個世居少數民族。
2019-03-29
-
保護好“活形態”文化史詩
《格薩爾》史詩是我國藏族人民集體創作的一部偉大的英雄史詩,被譽為“當今世界唯一活著的最長的史詩”。
2019-03-29
-
凸顯史詩原貌
青海是解放以來我國開展《格薩爾》搜集、整理、翻譯工作最早的省份。
2019-03-29
-
再現藝術與藝術地再現
藏族史詩《格薩爾》的漢譯是學界討論已久并被人們期待、關注的課題。
2019-03-29
-
獻給故鄉的厚禮
白族女作家彭愫英是個勤奮的寫作者。
2019-03-06
-
參悟山水田園中的禪意
我習慣于把詩歌當畫來欣賞,把畫當詩歌來品讀。
2019-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