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的折痕與靈魂的印識
如果你是愛麗絲·門羅,你會如何為《逃離》開頭?這是個有趣的假設。
2018-06-21
-
芥川龍之介:邂逅中國的“新·創世紀”
就在芥川拜訪李漢俊月余之后,中國共產黨在這個房間里召開了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
2018-06-18
-
艾特瑪托夫:最高道德原則是偉大文學的起點
【編者按】 今年6月10日是吉爾吉斯斯坦作家艾特瑪托夫(1928—2008)逝世10周年紀念日。
2018-06-13
-
奧爾加·托卡爾丘克:神秘深邃的文學旅者
2018年5月,波蘭作家奧爾加·托卡爾丘克(Olga Tokarczuk)憑借小說《奔》(英文譯名為Flights)榮膺國際布克獎,再次引發全球關注。
2018-06-11
-
赫拉巴爾:詩意地透視灰暗的日常生活
捷克是一個十分崇尚閱讀的民族。
2018-06-11
-
策蘭:死亡與遺忘的對賭
故土與流亡 70年前的冬天,保羅·策蘭(1920-1970),這位 20世紀卓越的德語猶太詩人,從羅馬尼亞首都布加勒斯特逃離。
2018-06-11
-
大膽的文學實驗家——菲利普·羅斯
再見,菲利普·羅斯!2012年羅斯宣布封筆隱退,2018年5月22日噩耗傳來,令不少讀者對羅斯的真正告別深感遺憾。
2018-06-08
-
對于薩岡來說,人生是無限延展的童年
弗朗索瓦茲?薩岡(Fran?oise Sagan,1935-2004),法國著名才女作家。
2018-06-07
-
危險的納博科夫
納博科夫的小說,不太好闡釋,比如《洛麗塔》。
2018-06-07
-
我們寫作,我們做夢
今天,資本的流通速度勝過一切時代,這是人類社會的新背景。
2018-06-07
-
卡夫卡筆下人物形象與皮影的關聯
德語作家弗蘭茨·卡夫卡(Franz Kafka)筆下的人物形象,與中國皮影戲中的人物造型,二者之間看起來風馬牛不相及,實則有極深的關聯。
2018-06-06
-
指南針存在于我們的心靈
我5歲的時候,我媽媽就教我寫作,還幫我出版了人生中第一本書:我口述,我媽媽做記錄,首印只有一本。
2018-06-01
-
向死而生,才能死而后生——紀念菲利普·羅斯
菲利普·羅斯(Philip Roth,1933年3月19日-2018年5月22日),被譽為美國文學活著的神話,獲獎無數,卻終生沒有染指諾貝爾文學獎。
2018-05-27
-
菲利普·羅斯:我是那個一天到晚在寫作的人
【編者按】當地時間5月22日,美國著名作家菲利普·羅斯去世,享年85歲。
2018-05-24
-
確認過W.H.奧登的眼神,評點起文學問題犀利而精準
一半治,愈一半吐槽 W.H.奧登被認為是繼艾略特和葉芝之后二十世紀最偉大的英語詩人之一,他素來以主題多樣、技巧高超對后輩作家產生深遠影響。
2018-05-21
-
路易·艾黎:架設杜詩西傳的橋梁
中國人民的老朋友路易·艾黎(Rewi Alley)來自新西蘭,在中國生活長達60年,不僅為中國的革命和建設事業作出了重要貢獻,而且致力于傳播中華文化。
2018-05-15
-
弗朗切斯卡·克里切利:詩歌給予生活力量
弗朗切斯卡·克里切利 “詩歌是鏈接精神、情感內心世界和外部世界的媒介。
2018-05-14
-
“盧齊安·布拉加靜默,一如天鵝”
布拉加巧妙地將詩歌和哲學融合在一起。
2018-05-14
-
謝有順:卡夫卡的內心生活
一、存在是一種無能 "我是完全無用的,然而這改變不了。
2018-05-10
-
托爾斯泰和他的莊園
中學時看過據托爾斯泰《復活》改編的黑白電影,從此迷戀上了他的作品。
2018-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