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王子迎來七十五周歲
玫瑰與王子。
關鍵詞:  小王子2021-04-19
-
太真實,太有趣,也太危險:《菲利普·羅斯正傳》出版
1 厚逾九百頁的《菲利普·羅斯正傳》(Philip Roth:TheBiography)上周由諾頓公司出版。
關鍵詞:  《菲利普·羅思正傳》2021-04-19
-
還記得《荊棘鳥》么?“澳大利亞的《飄》”修訂再版
對不少喜愛閱讀國外文學的讀者來說,澳大利亞女作家考琳·麥卡洛的長篇小說《荊棘鳥》是一個難忘的回憶。
關鍵詞:  《荊棘鳥》2021-04-16
-
“永恒的青春在樹林里”
喬治·亨利·波頓為霍桑小說《紅字》畫的插圖 亞瑟·拉克姆為莎士比亞《仲夏夜之夢》畫的插圖 作為人類學的重要母題和原始場景之一,森林象征著富饒、深邃和遙遠,令人油然生出向往之情。
關鍵詞:  森林的詩學2021-04-16
-
閃爍著“白銀時代”光芒的馬德里學生公寓
攝于1919年馬德里學生公寓“越洋樓”前加西亞·洛爾迦、路易斯·布努埃爾、何塞·貝略等人的合影。
關鍵詞:  馬德里學生公寓2021-04-15
-
她用一本書還原母親為我們付出的愛、激情和犧牲
活動現場 近年來,韓國女性文學在中國大陸的譯介蔚然成風。
-
石黑一雄新作《克拉拉與太陽》是AI版“海的女兒”?
作為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后出版的第一本小說,石黑一雄新作《克拉拉與太陽》一經出版,就受到廣泛關注。
-
“當我們被愛著的時候,我們就會變得更好”
兩百多年前,蘇格蘭高地麥克唐納家族的紅頭發卡隆帶領妻兒跨越千山萬水,從蘇格蘭到達遙遠的新大陸,在擁有茂密森林與漫長冬季的土地上繁衍生息。
關鍵詞:  《布雷頓角的嘆息》2021-04-13
-
世界文學新動向|菲利普·羅斯的生命與文學
《菲利普·羅斯傳》:菲利普·羅斯的生命、文學、性 2021年4月,由布萊克·貝利撰寫的《菲利普·羅斯傳》(Philip Roth: The Biography)問世。
-
國際布克獎公布十三部作品的復評名單
國際布克獎上周公布了十三部作品的決選名單。
關鍵詞:  國際布克獎2021-04-12
-
后殖民語境下的當代阿拉伯文學
達爾維什 瓦努斯 易卜拉欣 黑托尼 巴拉卡特 半個多世紀以來世界格局變幻莫測,處于兩洋三洲五海之地的阿拉伯世界更是如此,戰爭頻仍,波譎云詭。
-
災疫與文學書寫 | 人類命運共同體視域下的英美詩歌瘟疫書寫
內容提要 幾乎每一次瘟疫的爆發和流行,都伴隨人類文明的發展而來。
-
對談|《墜物之聲》:恐懼是一代哥倫比亞人最常見的疾病
在哥倫比亞,河馬已成最大入侵物種。
-
外國文學作品中的父親
法國畫家古斯塔夫·布里翁所繪冉·阿讓 資料圖片 畫作中的李爾王 資料圖片 舞臺上的哈姆雷特 資料圖片 “父親”形象常出現在外國文學作品中。
關鍵詞:  父親2021-04-08
-
2021年國際IMPAC都柏林文學獎短名單公布
2021年國際IMPAC都柏林文學獎短名單 近日,都柏林市政府公布了入圍2021年國際IMPAC都柏林文學獎的短名單。
-
成為母親之前,我要先成為我自己
主題:《我本不該成為母親》《成為波伏瓦》新書分享會 時間:3 月 12 日 19:30-21:00 地點:單向空間·朝陽大悅城店 嘉賓:弦子 編劇 張暢 譯者,節目策劃人,撰稿人 白姍 企鵝蘭登資深策劃編輯 成為母親這件事意味著什么 主持人:先簡單介紹一下《我本不該成為母親》,一個扣人心弦、緊張的心理懸疑故事。
關鍵詞:  《我本不該成為母親》《成為波伏瓦》2021-04-07
-
官僚政治的圖形學——論卡夫卡創作中的“辦公室”形象
米蘭·昆德拉指出,現代社會“經歷了喪失個性和官僚化的過程,整個地球都成了這一過程的舞臺”,卡夫卡是成功地“抓住了這些傾向的第一位小說家”。
關鍵詞:  卡夫卡2021-04-06
-
中阿兩國翻譯家、作家對話拉美“文學爆炸”奠基者魯爾福
日前,以“拉美土地上最后的男人和女人”為主題的胡安·魯爾福作品分享會在京舉行,國內最早譯介魯爾福作品的北京大學教授、西班牙語文學翻譯家趙振江與詩人吉狄馬加、作家阿乙以及阿根廷作家芥末(Guill?ermoBravo)在活動現場分享了各自對于胡安·魯爾福其人其作乃至拉美文學等話題的看法。
-
追更12年 這段愛情的續篇久違了
4月1日,“暮光之城”系列新書《午夜陽光》簡體中文版上市。
-
肖天佑譯本《神曲》:如何讓難懂的文字變得暢達
日前,由商務印書館涵芬樓文化出版的《神曲(全三卷)》新書首發式在北京圖書訂貨會上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