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火星改造試驗
在行星科學領域,有一個近乎公開的秘密:大部分人最初加入這個領域,是受到了金·斯坦利·羅賓遜(KimStanley Robinson)在20世紀90年代的著作《火星三部曲》的激勵。
-
2019年《環球科學》最美科學閱讀
這是一個科技飛速進步的時代,想要跟上這個時代的腳步并理解這背后的科學意義并不容易。
-
世界首個活體機器人誕生
專業期刊《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報》(PNAS)最近發表了一項驚人的研究,來自美國佛蒙特大學和塔弗茨大學團隊稱,他們采用青蛙表皮細胞和心臟細胞重組出全球首個用細胞做成的活體機器人。
-
“讓科幻成為民族文化的內在部分”
2019年被視為開啟“中國科幻黃金時代”之年。
-
上海龍美術館以“副本2020”開啟新年大展
“龐茂琨:副本2020”大展日前在上海龍美術館(西岸館)舉辦,由此拉開該館新年大展的序幕。
-
從文學之都到科幻之城
2020年1月9日,江蘇省科普作家協會科幻專業委員會2019年會暨南京科幻文化創新發展研討會在南京小紅梅美好生活空間舉行,科幻作家、評論家、科幻愛好者及媒體代表匯聚一堂,梳理江蘇科幻事業在過去的一年中取得的成績,把脈暢談江蘇科幻文化的未來發展方向。
-
從“文學之都”到“科幻之城” 江蘇科幻文學如何才能“出圈”
近年來,《三體》《北京折疊》接連斬獲國際科幻界頂級榮譽——雨果獎,迎來了中國科幻文學的高光時刻,也提升了國人對本土科幻文學的關注度。
-
好奇心就是青少年的宇宙飛船
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副臺長劉繼峰走出會場后,立刻被還沒離開的孩子們認了出來。
-
深耕十年,《阿多拉基》著力打造中國原創科幻IP
1月8日,青少年軟科幻小說《阿多拉基》新書發布會在京舉行。
-
騰訊聯合Science與清華大學舉辦青少年科學小會
1月12日,騰訊聯合Science、清華大學在京舉辦第二屆騰訊青少年科學小會。
-
“打破次元壁——漫談科幻中的異世界構建”
活動現場 科幻中的異世界構建千奇百怪,卻又總是引人無限遐想,讓你我欲罷不能。
-
科幻又一年:2019年度科幻報告
原標題:科幻又一年:為你準備的科幻年度報告,請查收 “小破球”現身 開啟中國科幻元年 今年年初,科幻電影《流浪地球》于春節檔正式上映,該影片由劉慈欣同名小說改編而來,作品首發于2000年第七期《科幻世界》,時隔近二十年再次亮相即滿獲好評,科幻進一步擴大影響力,而今年也被稱為“中國科幻元年”。
-
網絡助力科幻作品起飛
日前,知乎在上海浦東長泰廣場言幾又書店舉辦了一場“快閃課堂”,作為繼劉慈欣為首的“科幻四大天王”之后中國最有潛力和實力的年輕科幻作家,陳楸帆攜新作《迷幻史》前來,與知乎用戶及廣大讀者展開線下交流。
-
2019中國科幻十大事件
2019年,國產科幻電影《流浪地球》在春節檔的爆發,令到“科幻”再度成為國民熱詞。
-
陳楸帆談人工智能:認識人類,才能制造超越人類的機器
“只要AI掌握足夠多的數據,可以知道你下一句話要說什么,或者想要表達的意思,用最舒服的方式跟你交流,用理想的方式陪伴你,在未來可能成為非常主流的社會形態。
-
王威廉: 科幻小說創作要從現實出發
沙龍現場 日前,“科學·想象·表達”2019年粵港澳大灣區中學生科幻創意寫作征文活動正式開始,面向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各市區初、高中學生,通過網絡征文(投稿郵箱:gzszxswl@163.com),截稿時間為2020年1月30日,結果將于2020年2月18日公布。
-
科幻戲劇首演:舞臺效果“嚇人”
昨日,由英國導演丹尼爾·高德曼執導,中國演員們出演的科幻戲劇《弗蘭肯斯坦》在中間劇場首演。
-
一本雜志見證科幻文學如何影響中國
在科幻世界雜志社辦公區展示的部分出版物。
-
行家共話科幻與傳統文化:用科幻賦能本土文化
12月12日下午,在第二屆中國科普科幻電影周(展)電影高峰論壇之一的中國科幻新青年領袖論壇上,科幻界青年藝術家、電影人、知名作家和投資人共同探討中國科普科幻電影的成功案例,以期用科幻語言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傳統文化。
關鍵詞:  第二屆中國科普科幻電影周科幻電影中國故事王晉康2019-12-18
-
第二屆中國科普科幻電影周(展)開幕
12月12日,由中國電影制片人協會、河南省電影局、河南廣播電視臺、河南省科學技術協會、河南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和商丘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第二屆中國科普科幻電影周(展)在商丘隆重開幕。
關鍵詞:  科普科幻電影2019-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