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強文化自信,守正創新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
編者按:為進一步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一步凝聚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強大力量,在中央網信辦網絡傳播局的指導下,光明網開設“實踐新論·非凡十年”網上理論傳播專欄,持續推出系列理論解讀文章和新媒體產品,充分闡釋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的飛躍,系統總結十年來“中國之治”的偉大成就,為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營造濃厚氛圍。
-
凌晨光:論藝術闡釋話語中的文學化表達
摘 要 文學家是藝術闡釋話語中文學化表達的主體。
2022-10-13
-
文學理論中國范式的運作與調節機制
理論范式作為中國文學理論本土性研究的重要課題,它的提出不僅標示著中國文學理論主體性的進一步自覺,而且證明這一學科領域的研究狀況已達到整體性深入建構的階段。
關鍵詞:  文學理論2022-10-12
-
中國現代文論進步觀念的“結”與“解”
摘要:進步的觀念雖然使中國現代文論走出了傳統的復古、循環觀念,但也使中國文論目的性、主體性與學理批判性相對缺失,這與我們對進步觀念的誤解有關。
-
現實主義:中國文學理論的獨特底色
摘要:從中國文學理論發展的歷程和理論的影響兩個角度考察,現實主義創作方法在所有的創作方法中最為突出,由此成為中國文學理論的底色之一。
關鍵詞:  現實主義2022-10-09
-
中國哲學史的問題意識與主體性
摘要:應重視中國哲學史中的問題與問題意識。
關鍵詞:  中國哲學2022-10-09
-
新時代文學的理論特質與創作管窺
摘要 從中國當代文學的歷史發展階段性來看,作為“后30年”的新時期文學是對中國當代文學“前30年”的歷史反撥,而新時代文學則是在揚棄新時期文學歷史合理性與偏頗的基礎上對“前30年”文學的歷史回歸,即在否定之否定的基礎上開創新時代文學新格局。
2022-10-08
-
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傳統文化根基
摘要:現代化與傳統并非簡單二元對立,中國式現代化道路有其傳統文化的根基。
關鍵詞:  傳統文化2022-09-28
-
中西文論互動中的中國當代文論
中國文論在新世紀進入兩個十年的今天,如何形成自己的新文論,并參與世界文論的整體建構,已經成為一個重要問題,擺在中國學人面前。
關鍵詞:  中國當代文論2022-09-28
-
現代詩:文本學研究的另種“設計”
● 摘 要 詩歌文本學研究,基本上都沒有走出人文范疇的學科“內循環”。
關鍵詞:  現代詩2022-09-28
-
從詞匯看現代漢語的現代性
“五四”是近代和現代的分界,社會的轉型引起了語言的劇變。
關鍵詞:  現代漢語2022-09-25
-
新時代文藝圖景的精神透鏡
新時代十年的文藝圖景異常豐富,其創作主體、傳播樣態、接受方式等持續發生新變。
-
以文學的筆觸為時代存真為人民放歌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文聯十一大、中國作協十大開幕式上的重要講話中,給廣大文藝工作者提出5點希望:心系民族復興偉業,熱忱描繪新時代新征程的恢宏氣象;堅守人民立場,書寫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詩;堅持守正創新,用跟上時代的精品力作開拓文藝新境界;用情用力講好中國故事,向世界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堅持弘揚正道,在追求德藝雙馨中成就人生價值。
關鍵詞:  文藝工作2022-09-22
-
以高度的文化自覺推進實施《“十四五”文化發展規劃》
中辦、國辦印發的《“十四五”文化發展規劃》,是我們國家頒布實施的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第四個五年規劃,也是宣傳文化領域落實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四五”規劃的唯一國家級綜合性專項規劃。
2022-09-16
-
構建中華文明起源研究話語體系
2020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求是》雜志發表重要文章指出,要深入進行理論探索,包括探討符合歷史實際的人類文明特別是中華文明的認定標準,努力建設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考古學,增強中國考古學在國際考古學界的影響力、話語權。
2022-09-14
-
文藝是時代的號角
文藝是時代的產物。
2022-09-07
-
歷史性、當下性和世界性
2016年5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指出:“我國哲學社會科學的一項重要任務就是繼續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繼續發展21世紀馬克思主義、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
關鍵詞:  馬克思主義文論2022-09-07
-
神形兼具,文學藝術創作的完美境界
1 “形”“神”相依,相得益彰 所謂“形”,即作品中事物的外觀形態。
關鍵詞:  文學藝術2022-09-05
-
破碎的聲音:音頻文化的嬗變與困境
隨著網絡的普及與萬物信息化時代的來臨,在視頻影像產品占據文化市場的同時,音頻文化產品同樣擁有著相當一部分受眾。
2022-09-01
-
思想的形式:斷片書寫的可能
沒有人會否認書寫形式、言說方式的重要性。
2022-08-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