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晨亮:朝向邊界未明之地的旅程
過去幾年我多次受邀參與關于當下青年寫作的討論,也曾有期刊界、出版界的同仁邀我推薦值得關注的新銳作者。
關鍵詞:  青年寫作2021-08-04
-
風自膠東來——膠東半島散文作家群散文高地現象綜述
進入二十一世紀的第一個十年,一股源于民間的非虛構散文寫作之風,從膠東黃海之濱悄然東上,經過昆崳山、牙山、艾山、大澤山、嶗山等山脈,一路南下,覆蓋了煙、威、青三地在內的包括膠東半島的膠萊谷地。
關鍵詞:  膠東散文2021-08-04
-
黨的文藝政策與現代中國文藝論綱
摘 要:中國共產黨對文藝工作的領導,始于左聯、中央蘇區時期,在延安時期初步形成了對革命文藝的規律性認識,并建構起體系性的文藝政策。
-
中國共產黨百年與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的發展
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的一百年,是中國文藝理論發生巨變、取得輝煌成績的一百年。
-
多向度、多路徑的文學研究——2021年上半年文學理論刊物述評
不論是從社會史、政治史的角度看,還是從文學史的角度看,2021年都是極具“節點”意義的一年。
關鍵詞:  文學理論2021-07-23
-
董麗敏:歷史轉折中的人文知識重構
在當代中國的知識生產格局中,類似“女性文學”[1]研究這樣的新興知識領域值得關注:一方面,借助對“女性”這一特殊的“人”的維度的強調,“現代”意義上的女性文學研究在新時期中國的興起,很大程度上開風氣之先,[2]較早體現了社會轉型所帶來的對“人”的認識和理解的變化,以及試圖在更為復雜多元的社會文化格局中重構文學/人文知識的努力;另一方面,女性文學研究在之后的發展中始終偏于一隅而未能對主流文學研究以及更大層面的社會文化產生實質性影響的情形,也表明新時期以來以新的“女性”/“人”的想象為基礎的“新”的政治正確性,要想真正接通地氣,改變已有的知識生產狀況并介入社會文化進程,并沒有想象中那么簡單。
-
一個截面:香港文學創作的豐沛與精彩
近年來的香港文壇,文學創作持續展現爆發力,新人輩出,更可見多位久違的作家推出新作,多世代同臺,圍繞香港故事,精彩紛呈。
關鍵詞:  香港文學2021-07-21
-
新時代呼喚詩歌體裁多樣化
新時代,新征程,呼喚詩歌創作的新高峰。
關鍵詞:  新時代詩歌2021-07-16
-
九十年代文學的多元化格局
1992年,鄧小平同志在南方講話之后,市場經濟體制改革進一步推進,中國的改革開放和經濟建設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文化發展呈現出多種形態并存的多元化格局。
-
新世紀以來文學的新氣象
中國共產黨與百年中國文學緊密相連的關系,是中國現當代文學制度研究的重要課題和現當代文學史研究的重要方面。
-
深耕鄉土題材書寫 內觀人文精神世界
散文是作家個性的表達和靈魂的寫照。
關鍵詞:  江西散文2021-07-15
-
文學要與時代同頻共振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報》發表特約評論員文章《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該文在延續1977年思想解放熱潮的同時,進一步提供了直接正面討論上世紀五十至七十年代歷史問題的契機,引起各界人士的廣泛關注和熱烈討論。
關鍵詞:  八十年代2021-07-12
-
中國現代傳記文學的現代性探析
摘要:20世紀上半葉,在歐洲傳記文學作品和理論的影響下,中國的知識分子開始推動中國古代傳記向中國現代傳記文學轉變,在這一轉變中,無論傳記作品還是傳記理論都表現出明顯的現代性。
-
小小說40年,不可復制的文壇傳奇
楊曉敏,河南獲嘉縣人,曾在西藏部隊服役14年。
-
創業女性的認同變遷
摘要:移動互聯網產生的深廣的社會意義正在逐步彰顯,如通訊、消費、支付和生產邊界的泯滅,工作、社交和娛樂的一體化,主體和客體的難舍難分,等等。
-
劉大先:改革開放以來少數民族文學關鍵詞概述
雷蒙·威廉斯的《關鍵詞:文化與社會的詞匯》影響深遠,確立了一種研究范式或者說至少形成了一種寫作模式,即對某個領域的核心詞匯進行考鏡源流、辨章學術,揭橥其歷史脈絡與內涵演變的軌跡。
-
技術想象、詩學建構與產業生態發展
“科幻”毫無疑問成為當下的時代熱詞。
-
風鵬百年氣勢豪——中國報告文學的百年歷程
報告文學作為一種文體,已經有一百多年的歷史。
關鍵詞:  中國報告文學2021-06-25
-
文藝屬于人民,文藝為了人民
文藝批評以人民為中心的觀點應當有助于關注人的生態,提高人的素質,體現人文關愛,弘揚人文精神,實現人的解放和人的全面自由發展。
關鍵詞:  文藝評論2021-06-24
-
傳承紅色革命基因 堅守現實主義底蘊
文運與國運相牽,文脈與國脈相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