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師成心,其異如面”——2024年江蘇詩歌創作綜述
江蘇詩人于2024年取得豐碩成果。
2025-05-26
-
眺望遠航的燈塔
近期掃描的新刊中,作家以筆為燈塔,在代際更迭與歷史回響中,打撈文化基因的韌性。
2025-05-20
-
書寫時代精神的文學“重器”——2024年山東報告文學創作盤點
“山東報告文學”自上世紀30年代就作為一個地域性文學集群存在,《中國新文學大系·報告文學集》收錄了王統照、余修等山東最早的報告文學作家的作品。
2025-05-20
-
“文學魯軍”的蓬勃新生態——2024年山東作家創作印象
翻閱2024年的文學期刊,我們看到了有著輝煌歷史的文學魯軍成績斐然,特別是青年作家的創作成為了支撐山東文壇的一支勁旅,他們堅守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在《人民文學》《當代》《收獲》《十月》等全國大型刊物上發表了一批優秀新作,艾瑪、常芳、王秀梅、魏思孝、阿占、王玉玨、錢幸等一大批中青年作家在中短篇小說領域勇猛精進,漸成“文學魯軍”之中堅。
2025-05-20
-
靜水流深,文韻悠長:2024 年短篇小說巡禮
伴隨著多元化、流動性的時代趨向和持續深入的現代化發展格局,2024年作家們以敏銳的眼光和深邃的洞察力聚焦人心命運,用文學的筆觸思索和回應著時代嬗變中的本土和世界,在短篇小說領域呈現出強勁的創作態勢。
2025-05-12
-
認識到現實的重力后依然選擇“推石上山”
盡管科技文明飛速發展,云存儲、元宇宙和人形機器人等技術使賽博飛升的科幻想象成為可能,西西弗斯的古老神話依舊牽動著作家們的神思,并在2025年春季的文學圖景中摹畫出現實強大的重力場域。
2025-05-12
-
從小說見大勢——2024年當代小說研究綜述
在當今文學研究格局中,小說的地位無可撼動。
2025-05-11
-
并非無處可去的文學——2024 年長篇小說漫評
這是一個科技神話無處不在的時代,也是一個科技神話恣意橫行的時代。
2025-05-06
-
湖湘文脈的時代回響——2024年湖南文學創作綜述
2024年,湖南文學界深入學習習近平文化思想,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用現實主義精神和浪漫主義情懷觀照當下,努力攀登文學高峰,土家族作家少一的小說集《月光緊追不舍》和苗族作家張雪云的報告文學《“海牛”號》獲第十三屆全國少數民族文學創作駿馬獎,龍劍宇的人物傳記《詩書里的成長》獲中宣部第十七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余紅長篇小說《洞庭人家》入選“新時代山鄉巨變創作計劃”,湯素蘭文學評論《新時代中國長篇幻想兒童文學敘事研究》、李少白兒童文學《童聲瑯瑯中國風》、曾散報告文學《出路》入選中國作協重點扶持項目,胡小平長篇小說《出路》入選中國作協定點深入生活項目。
2025-04-18
-
新詩的中國式現代化路徑
“中國式現代化”是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提出的重要論斷。
2025-04-06
-
新時代中國文論研究的新基點
中國的文學理論與中國文學一樣源遠流長。
2025-04-02
-
優勢彰顯 局限待破——2024年江蘇報告文學創作綜述
2024年是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文藝工作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10周年,也是新時代中國持續奮進的一年。
2025-03-27
-
全球化視野下的中國城市文學
現代意義上的中國城市文學已有百余年的成長歷史,它同中國的現代化進程共生發展、互相推動,形成同步對應的發展格局。
2025-02-25
-
讓里下河文學綻放青春華彩——第十二屆里下河文學研討會發言摘要
日前,第十二屆里下河文學研討會在江蘇泰州舉行。
2025-02-19
-
2024年中國文藝理論研究熱點與前沿
今天,理論所關注的對象和主題更加多樣化。
2025-02-16
-
聚焦各民族文學交融互鑒的研究進路與話語構建
2024年,在習近平文化思想指引下,民族文學研究與評論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圍繞重大時代命題和重要時間節點,聚焦各民族文學交融互鑒的互動過程,在民族文學理論與批評、作家作品研究等議題上均有延展和豐富,體現出新時代多民族文學交融共進的新格局。
2025-02-08
-
觸摸那些細微而真實的脈動——2024年短篇小說觀察
回顧2024年的短篇小說,或以細膩動人的故事扣人心弦,讓我們在字里行間感受到情感的共鳴;或以獨特的場景引人入勝,帶領我們穿越到一個新的世界;或以深刻的思想抵達人們內心深處的柔軟,喚醒心底最真摯的感動。
2025-02-07
-
從視野拓展到話語融合——2024年文學理論評論綜述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 2024年是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文藝工作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十周年。
2025-02-06
-
探索人與內外宇宙的深度關聯
在2024年的中短篇小說創作中,作家們愈發關注人類的內宇宙與外宇宙的關聯與平衡話題。
2025-02-06
-
在時代的浪潮中彰顯文學的價值
古有孔子“不學詩,無以言”,近有梁啟超“欲新一國之民,不可不先新一國之小說”,文學既在個體層面是我們精神滋養的源泉,更在社會與國家層面肩負著更為深遠的使命。
2025-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