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上海文藝瞬間:日常煙火、文學盛會與青年力量
【上海文藝評論專項基金特約刊登】 在中國現當代文學的歷史脈絡中,上海這一地域文化空間有著獨特的重要性。
2025-01-13
-
人間事,心事,親自生活的事
在一份文學雜志的年度閱讀邀約里,青年寫作憑借其新鮮、立誠與幻變的新質,往往是最令人向往的單元。
2025-01-12
-
長篇小說生長在時代的豐饒中
世事如潮,歲月如流,2024年的時光已化成萬般滋味,豐盈了我們的記憶。
2025-01-09
-
在豐饒的生活現場生發詩意
2024年出版的部分文學作品 不知不覺間,21世紀已走過四分之一的歷程。
2025-01-09
-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文學實踐
中國當代民族文學的發生發展已經歷了70余年的進程,取得了重要的成就。
2025-01-07
-
記憶之城、古典愛情與萬物互聯的此刻
2024年,在先后推出了數個系統版本的ChatGPT應用后,5月,OpenAI又公布了旗艦模型GPT-4o。
2025-01-05
-
遇見新力量——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青年寫作者何為
近年來,湖北涌現出了宋小詞、丁東亞、林東林、馬南、鄒超穎、廢斯人、穆薩等一批頗具實力的青年作家;同時,全國備受關注的幾位青年作家如班宇、陳春成、王蘇辛,也被引進至湖北。
2024-12-31
-
我們的現實 我們的聲音
在剛剛過去的2024年,大眾圖書市場整體呈現出閱讀分層的去中心化現象,隨著直播帶貨的視頻化推書與讀書博主的種草類模式不斷加入,大眾閱讀不再僅僅受制于文化媒體的單一傳播,這也給大眾閱讀的出版市場帶來了新的挑戰與機遇。
2024-12-31
-
視野、見識與膽略——川觀文學獎(2023年度)“西嶺雪”文藝評論獎綜述
讓人信服的文藝評論需要具有視野開闊、見識卓越和膽略不凡等品質,也可以說是操持文藝評論的基本素養。
2024-12-30
-
從“星星點燈”走向“星火燎原”
圍繞著長江文化藝術季“遇見長江·長江文學周”系列活動之一的“星星點燈·遇見新力量”文學研討會設定的“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青年寫作者何為”這個主題,有機會得以集中閱讀了班宇、陳春成、王蘇辛、丁東亞、林東林、馬南、穆薩、宋小詞、鄒超穎和廢斯人等10位青年作家的部分作品,遂有了如下一點粗淺的印象和想法。
2024-12-30
-
書寫差異的生活——川觀文學獎(2023年度)小說獎綜述
讀川觀文學獎(2023年度)小說獎獲獎作品,忽然想起“裝置”這個詞。
2024-12-26
-
聆聽彼處生活的回響
10月以來,王蒙、鄒靜之、鮑吉爾·原野、張翎等作家帶來的新作,以及青年作家持續在多元主題上進行的探索。
2024-12-25
-
以“凝視”之姿寫出“當代性”
“新作家專號”有九篇小說作品,作者來自天南海北,題材、主旨、形式和時代精神狀況也是多元的。
2024-12-22
-
青年如何書寫——讀《十月》小說新干線·“〇〇”左右欄目有感
“小說新干線”歷久彌新,可以說是《十月》培育文學新銳的一個品牌欄目。
2024-12-19
-
近五年湖南青年文學觀察:用青春致敬新時代
2019年10月,湖南省召開第七次青年作家創作會議,時任湖南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的張宏森同志出席會議并對青年作家提出了殷切希望。
2024-12-17
-
2024中國文學盤點:創獲豐富多樣 景象令人欣喜
即使是平凡的一年,也是不該被忘卻的,因為有太多的重要作品伴隨作家們的辛勤勞作帶著墨香走進書店,走向網絡,走向我們的書桌。
2024-12-12
-
以青年力量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推動新時代文學高質量發展
從《詩經》《楚辭》到唐詩、宋詞再到元明清時期的戲曲、小說,中國文學史就是一部各民族文化交往交流交融的歷史。
2024-12-06
-
讓“內世界”可視可感
眾聲喧嘩的當下,對“內世界”的探索既成為日益普遍的精神需求,也蘊含著回歸文學本體的選擇。
2024-12-04
-
重新建構內心的“堅信”
市場經濟與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極大地提高了人類活動的效率和生產力,也不斷迭代著世界的多元性與繁復性,當今,我們都處在羅薩所說的“加速社會”中。
2024-11-27
-
“適聞有客金陵至,見說江南風景異”
作為中國文學的重鎮,當代江蘇文學一向新人輩出,且不乏引領潮流的弄潮兒。
2024-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