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湖北文學理論評論綜述:融合與深入
2022年是不平凡的一年,中國共產黨二十大會議勝利召開掀開了中國歷史嶄新的一頁。
2023-11-21
-
2022年湖北文學理論評論綜述:融合與深入
2022年是不平凡的一年,中國共產黨二十大會議勝利召開掀開了中國歷史嶄新的一頁。
2023-11-16
-
雪梅:立足本土深耕現實開創新時代文學的新氣象
2022年,中國作協先后推出“新時代山鄉巨變創作計劃”和“新時代文學攀登計劃”,致力于打造中國當代文學精品,推動新時代文學高質量發展,為新時代文學尤其是長篇小說創作提供了明確的方向,提出了具體的要求,也激發了作家不懈探索創新的可能性。
2023-11-13
-
近兩年中國長篇科幻小說創作觀察
本文的討論范圍是近兩年在中國大陸以紙質書刊形式出版、總字數在8萬字以上,以中文創作的長篇科幻小說。
2023-11-05
-
“厚重”散文的品相與質地
在當下各種文學批評場合中,“厚重”一詞頻頻出現,乃至成為衡量一部文學作品水平高下的重要標準。
2023-11-01
-
新一屆澳門文學獎再出發
文學當寫時代。
2023-10-27
-
如何發現那些未曾被發現的
討論江蘇青年女作家創作之前,我想先談談在第二屆王蒙青年作家支持計劃“新文化與新時代青年寫作”主題論壇的發言。
2023-10-27
-
她們的“誠”與“真”——談幾位青年女作家的中篇小說近作
在小說中討論“道德”,進而討論與之相關的“思想”,似乎已經是一種落伍的行為。
2023-10-24
-
論20世紀90年代以來當代詩人的散文寫作
內 容 提 要: 詩人轉向散文創作,出現文名蓋過詩名或詩文兼擅的情形,已成為20世紀中國文學史上一道獨特的文學景觀。
2023-10-23
-
“原生態”還是“典型性”?——當代文學的初期
1949年9月25日《文藝報》創刊(半月刊)[1]。
2023-10-19
-
始于1990年代的文學變局——再從《萌芽》新概念作文大賽說起
摘 要 鑒于世紀之交以來的文學現狀,特別是新媒介寫作形成的問題,探討媒介之變對于文學的形態和生態、文學史流變的影響。
2023-10-10
-
用文學雕塑不朽的鐵人精神
2023年10月8日,是鐵人王進喜百年誕辰的日子。
2023-10-09
-
傳統與創新的時代性共融——“新時代文學:源流、經驗與新變”論壇綜述
2023年4月16日,“新時代文學:源流、經驗與新變”論壇在沈陽召開,來自全國的70余位作家、評論家共聚一堂,熱烈探討了新時代文學發展的源流傳統、新經驗與新趨勢等相關話題,從文學創作、文藝批評、理論建構等角度,對黨的二十大提出的“中國式現代化”理念在文學方面的呈現,進行了實踐經驗與發展趨向上的闡釋與梳理。
2023-09-20
-
書寫百年家族史中人的命運與心靈
“小說將個體與時代、家族與家國巧妙地聯系了起來,將個人的家族史、個人的心靈史和民族的苦難史相結合,建構了一個非常獨特的敘事結構。
2023-09-13
-
文學照亮生活
有人說,如果把甘南藏族自治州的發展歷史比喻成一棵枝繁葉茂的大樹,那么,文學創作必定是其粗壯樹干中最顯眼的那一枝。
2023-09-12
-
用批評之眼透視文學風景——2022年中國當代文學批評綜述
1921年,茅盾在致鄭振鐸的一封信中談道:“批評和藝術的進步,相激勵相攻錯而成;茍其完全脫離感情作用而用文學批評的眼光來批評的,雖其評為失當,我們亦應認其有價值”。
2023-09-05
-
現實的有情與思想的超脫——2022年中國散文創作述評
2022年度的中國散文創作整體上呈現出穩中求進的態勢,在承繼中有深化,在積淀中有發展。
2023-08-31
-
日常、情感與抒情傳統的復歸
作為新時期以來長盛不衰的敘事文體,中短篇小說保持著強勁的創作態勢。
2023-08-29
-
攀登:一種永無止境的追求
緣 起 “攀登”二字漸成文學界熱詞之一,蓋因自打去年下半年起,中國作家協會與全國32家重點文藝出版社、重點文學期刊等共同啟動了一項名為“新時代文學攀登計劃”(以下簡稱“攀登計劃”)的工程。
2023-08-25
-
新時代文學成果的一次大檢閱
2023年8月11日,第十一屆茅盾文學獎揭曉,楊志軍的《雪山大地》、喬葉的《寶水》、劉亮程的《本巴》、孫甘露的《千里江山圖》和東西的《回響》等五部長篇小說從238部參評作品中脫穎而出,榮獲這一殊榮。
2023-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