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與時代一同成長——近十年文學“新人形象”略論
自“五四”以來,“新人形象”一直是觀照和把握一段歷史時期文學發展的窗口,新人形象所體現的作家對于社會生活的深度感知,其背后的情感結構與審美轉化,構成了文學史寫作的重要主題。
2022-09-30
-
青年批評的整體趨勢與潛在挑戰
一、青年批評的制度建設和保障 關于十年來的青年批評,有兩個事件不可不提。
2022-09-30
-
甘肅文學十年發展回眸:深情書寫新時代隴原故事
新時代,是中國文學新的書寫坐標。
關鍵詞:  甘肅文學2022-09-29
-
地域風景?時代熱點?批判意識——江西文藝評論的三個特征
“文藝是時代前進的號角,最能代表一個時代的風貌,最能引領一個時代的風氣。
關鍵詞:  江西文學2022-09-28
-
媒介融合視野下的非虛構寫作
一 在12年的時間中,非虛構寫作在研究、批評、出版、評獎體制中都獲得了普遍的關注,成為不可忽視的寫作現象。
關鍵詞:  非虛構寫作2022-09-26
-
北美高校華裔學者的母國文化情結對中國文學海外傳播的影響研究
摘要:文章從布迪厄文化社會學視閾探討北美高校從事中國文學教學與研究的華裔學者對中國文學海外傳播的影響。
2022-09-21
-
文學蘇軍的百花園
江蘇文學在中國當代文學版圖中占有重要地位,江蘇文學期刊在江蘇文學發展中立下了汗馬功勞,發揮了不可忽視的推動作用。
關鍵詞:  文學蘇軍2022-09-21
-
中國科幻研究的知識演進與趨勢探析(2000—2020年)
科幻研究是基于科幻文化而產生的跨學科研究,含括了文學、美學、技術哲學、科學傳播等面向。
關鍵詞:  科幻研究2022-09-21
-
若無新變 不能代雄
中國社會主義文學進入新時代,現實主義仍然是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力和不息的創造力的“主潮”。
2022-09-19
-
在“世界”中的中國科幻小說
01 科幻文學與世界建構 在《三體》發表的幾個月前,劉慈欣發表了中篇小說“山”。
-
古代文論話語的現代轉化與創新發展
黨的十八大以來的這十年,是黨和國家事業發展中極不平凡的十年,我國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等各領域都取得了巨大成就。
2022-09-14
-
新時代軍旅文學的新收獲與新氣象
一 近日,第八屆魯迅文學獎揭曉,軍隊共有6部作品獲獎,分別是:中篇小說《荒野步槍手》(王凱),短篇小說《在阿吾斯奇》(董夏青青),報告文學《紅船啟航》(丁曉平)、《張富清傳》(鐘法權)、《中國北斗》(龔盛輝),詩歌《歲月青銅》(劉笑偉)。
2022-09-12
-
新世紀以來的“代際之分”與“代際之爭”
將“代”的概念引入對文學創作的考察是中國傳統文學批評的常見方法之一。
2022-09-12
-
夯實文化自信之基 提振民族復興精氣神
“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
2022-09-07
-
江蘇:講好時代故事 勇攀文學高峰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三次視察江蘇并作出重要指示。
2022-09-07
-
“西部文學”話題與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引 子 唐代文人高適、岑參等因負羽從軍、秉筆參政等原因而與浩茫西北結下了文學緣分,“邊塞詩派”因之而起,唐人即贊之“語奇體峻,意亦造奇”(殷璠評岑參)。
關鍵詞:  西部文學2022-09-05
-
新時代十年文藝理論與批評的“時代之變”
新時代文學迄今為止已近十年,新時代文學的內容和形式,在精準地反映該時期的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真實、立體、全面地構建中國形象的同時,還通過歷史回顧、現實關懷和未來構想,建構既屬于中國本土也具有世界影響的學科體系、學術體系和話語體系。
關鍵詞:  文藝理論2022-09-02
-
2020-2021年的上海文學:面向現實,書寫時代
2020年以來,新冠疫情爆發,隨之籠罩全球。
-
從講故事的人到講故事的機器——論互聯網時代音頻小說的發展
世界各國小說都起源于民間故事或傳說,起初它們以口頭的形式代代相傳,直至文字、紙張產生,小說才逐漸發展成為穩定而獨立的文學門類。
2022-08-31
-
新時代江蘇故事的傾情抒寫
作為中國當代報告文學版圖和“文學蘇軍”的重要組成部分,江蘇報告文學有著深厚的歷史傳統,涌現出不少名家大家。
2022-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