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黎錦披彩五指山
劉香蘭展示黎錦織造技藝。
2024-12-17
-
春節里的藝術在傳續中弘揚與發展
春節是人民的節日,春節的美學就是人民的美學,是日常生活中的藝術。
2024-12-16
-
構建春節演劇新傳統和新記憶
春節是歲首之節,承載著豐富的中華文化內涵;戲曲是民族之花,保存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基因。
2024-12-16
-
全球“圈粉”,世界共享中國年
“百節年為首”,春節是我國最盛大、最熱鬧、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也是最大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2024-12-16
-
理解春節文化,才能更好認識我們的民族
“春節是最具中華文化特性的傳統節日,是中華民族的偉大文化創造與最大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是熟悉和認知中國人最直接的文化窗口,最能體現中國人的精神追求和生活情感。
2024-12-16
-
構建科學的非遺價值評估體系
非遺既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活態體現,也是推動社會進步、經濟繁榮和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資源。
2024-12-13
-
海南黎錦:“活化石”的活化之旅
織造精巧的黎錦。
2024-12-12
-
融新繪古,筆墨傳藝
重慶市潼南區的小學生在學習剪紙。
2024-12-10
-
春節申遺成功,節日對于孩子不僅是娛樂,它還塑造了人生
北京時間12月4日22時12分,在巴拉圭共和國首都亞松森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十九屆會議上,中國申報的“春節——中國人慶祝傳統新年的社會實踐”被成功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2024-12-05
-
武陵山深處的“守藝人”
演奏者從椅子上站起,一邊唱起悠揚的利川民歌,一邊用雙手在身體上靈活擊打。
2024-12-05
-
“春節——中國人慶祝傳統新年的社會實踐”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中國申報的“春節——中國人慶祝傳統新年的社會實踐”4日在巴拉圭亞松森舉行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19屆常會上通過評審,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2024-12-05
-
讓“老手藝”在跨文化對話中煥發新活力
硯雕大師在河北省易縣雕刻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易水硯。
2024-12-02
-
福建泉州:世遺之城 書香氤氳
“這場非遺活動太有趣了,我學到了許多有關高甲戲的知識。
2024-12-02
-
典雅宋錦 走入尋常百姓家
圖為錢小萍正在審閱設計稿。
2024-11-28
-
致非遺 敬匠心 頌傳承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中華文明綿延傳承的生動見證,承載著歷史記憶,鐫刻著文化基因,傳遞著民族精神。
2024-11-19
-
傳統與創新形式相結合為非遺文化傳播增活力
近年來,隨著人們對傳統文化的關注度越來越高,非遺文化日益融入人們的生活。
2024-11-18
-
千絲巧手成 萬縷匠心織
苗繡繡娘正在繡制吉祥圖案。
2024-11-04
-
可觀可感可游:走進“非博會”美不勝收
非遺,是歲月長河中熠熠生輝的瑰寶,承載著歷史的記憶與民族的智慧。
2024-10-30
-
皮影戲木偶戲 盡顯獨特魅力
皮影戲和木偶戲,集文學、美術、音樂、表演等于一體,是我國戲劇寶庫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2024-10-29
-
讓非遺更好融入現代生活
10月17日,第八屆中國非遺博覽會“非遺融入現代生活”交流分享活動在山東濟南舉辦。
2024-10-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