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助力壁畫保護與藏經洞文物數字化
3月19日,騰訊與敦煌研究院共同簽署新三年戰略合作協議,助力敦煌文物深度數字化保護。
-
神秘三星堆 考古再解謎
眼部有彩繪的銅頭像、華麗的金面具、精美的牙雕、青銅神樹……四川廣漢三星堆遺址重要考古發現與研究成果近日發布。
關鍵詞:  三星堆2021-03-22
-
甘肅簡牘博物館 見證“片”語言萬事
在紙張面世之前,中國人利用竹簡與木牘作為書寫載體。
關鍵詞:  甘肅簡牘博物館2021-03-19
-
位于巴黎北方的蒙馬特博物館
蒙馬特位于巴黎北方,每年吸引大量觀光客享受活躍的藝術氛圍。
關鍵詞:  蒙馬特博物館2021-03-17
-
與古為新,走進“遙遠的故鄉”
人類制造“物”,博物館收藏“物”。
關鍵詞:  《博物館說》2021-03-17
-
激活塵封記憶直抵文化奧秘
由中宣部文藝局、文化和旅游部藝術司、國家文物局博物館與社會文物司組織制作的一檔微紀錄片形式的短視頻節目《博物館說》,近日在“學習強國”學習平臺、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陸續播出。
關鍵詞:  《博物館說》2021-03-17
-
以開放包容的境界與心胸擁抱世界
王旭東 紫禁城建成六百年展覽現場 故宮博物院典藏如意展 “我們要借全社會的力,共同來把人類珍貴的文化遺產保護好、研究好、傳承好,來發揮不同文化、不同文明之間相互交流互鑒的作用。
關鍵詞:  故宮博物院2021-03-17
-
看《博物館說》 在短視頻中領略國寶風采
河北博物院的長信宮燈、吉林省自然博物館的中華秋沙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的軍號……這些我們或熟知或不甚了解的“國寶”,自2月8日起匯聚在《博物館說》短視頻專題,陸續在學習強國、人民網、央視網、光明網等主流網站,以及芒果TV、愛奇藝、快手等視頻平臺上線,并于3月1日起在央視科教頻道播出。
關鍵詞:  《博物館說》2021-03-02
-
歷代文人愛硯趣談
歷代文人用硯、愛硯、藏硯、論硯,為一方硯臺賦予了無限的人文色彩。
關鍵詞:  硯2021-03-01
-
博物館里尋味一個中國年
天龍山石窟佛首、婦好鸮尊、五牛圖、簪花仕女圖……今年春節,一批深藏在博物館里的文物突然“火”了,也讓許多博物館的門票“一票難求”。
關鍵詞:  博物館2021-02-21
-
建設世界一流美術館 讓全球共享中國文化魅力
吳為山 千年土地翻了身(布面油彩,1963年 中國美術館藏) 董希文 作 “美在耕耘”展覽現場 2021年的春天對全國政協常委、中國美術館館長、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著名雕塑家吳為山而言,有兩件事意味深長。
-
湖南株洲:博物館里中國年
張貼著年畫和春聯,長廊懸掛著紅色燈籠……為了迎接新春佳節,不少博物館都裝扮一新。
關鍵詞:  株洲博物館2021-02-18
-
上海自然博物館靠什么“吸粉”
上海自然博物館(上??萍拣^分館)受歡迎到什么程度?作為一家博物館,官方微信號是坐擁百萬級粉絲的“大網紅”,小朋友的科普預約課節節都被“秒殺”。
關鍵詞:  上海自然博物2021-02-18
-
單霽翔:用腳步丈量中國的世界遺產
你有沒有在中國的世界遺產地過春節的經歷?春節期間,我們來到福建土樓。
關鍵詞:  單霽翔2021-02-13
-
從象牙塔走向大眾 這些高校博物館靠專業度刷出存在感
第四批國家級博物館分級名單日前公布,一級博物館陣營中首次出現高校博物館,分別為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和山東大學博物館。
關鍵詞:  高校博物館2021-02-02
-
在浙江自然博物院領略自然壯美
2020年末,浙江杭師大附屬第一小學的孩子們收到了一份新年大禮。
關鍵詞:  自然博物院2021-01-29
-
與時間賽跑 為文物護航
圖為重慶市大足區文化遺產檢察官在巡查文物。
2021-01-26
-
守護文明根脈 促進交流互鑒
參天之木,必有其根;懷山之水,必有其源。
關鍵詞:  歷史文化遺產2021-01-19
-
書寫文明的“記憶之場”
《了不起的文明現場——跟著一線考古隊長穿越歷史》:李零等著;三聯書店出版。
2021-01-18
-
山東實現博物館事業蓬勃發展
近日,記者從山東省博物館建設情況新聞發布會獲悉,“十三五”期間,山東省已注冊各級各類各所有制博物館從352家增長到603家,增長71%。
2021-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