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個性版文化年貨受大眾追捧
除夕就要到了,貼春聯、窗花、斗方,準備紅包,是每個家庭必做的迎新準備。
2020-01-24
-
秦都咸陽城發現“帝國大道”
在秦都咸陽城遺址核心區南部,考古人員發現一條寬逾50米的南北向古道路,為秦帝都咸陽城的路網構成再添實證。
2020-01-20
-
陜西寶雞旭光墓地出土罕見金制品和青銅器
出土的文物 資料圖片 從日前召開的2019年度陜西考古新發現公眾報告會上獲悉,被譽為青銅器之鄉的陜西省寶雞市,2018年以來在該市高新區旭光墓地進行搶救性發掘過程中,共出土各類文物211件(組),其中不乏青銅禮器、車馬器,以及西周墓葬罕見金制品。
2020-01-20
-
到上海博物館玩一場“尋鼠”游戲
青白釉鼠形硯滴 三鼠圖 鼠,體型頗小,機敏靈活,人們尋鼠、捕鼠都要費一番力氣。
2020-01-19
-
這些匠心獨具的美術館,共繪如畫江南
位于上海青浦練塘鎮的可·美術館,被譽為“最美鄉村美術館” 圖片來源:OLI事務所 美術館建設正成為一種世界性的潮流,不僅出現在大都市的黃金地段,也向城郊甚至鄉野延伸。
2020-01-19
-
日本正倉院公開藏品高清數據庫
錯過2019年“史上最強正倉院大展”的藝術愛好者們不用太過遺憾,日本宮內廳近日上線了全新的正倉院官方網站。
-
文博節目讓考古學煥發新生機
良渚古城遺址如何實證中華五千年文明?海昏侯劉賀如何成為紅遍網絡的“寶藏男孩”?20萬年前的北京猿人如何愉快地生活?為什么說火燒阿房宮是千年歷史謠言? 這些問題,都可以在一檔名為《考古公開課》的節目中找到答案。
2020-01-16
-
此生不悔入沙海
技術人員在莫高窟98窟內對病害壁畫進行修復。
2020-01-16
-
河南淮陽發現中國最早的車轍
“河南淮陽平糧臺遺址發現的車轍痕跡,距今至少4200年,是中國迄今發現的年代最早的車轍痕跡,對研究我國車輪的發明、車的起源具有重要學術價值。
2020-01-14
-
迄今為止發現的中國最大釀酒作坊遺址揭開面紗
青花瓷盤 安徽文物考古研究所供圖 大同聚坊和魁源坊遺址全貌 安徽文物考古研究所供圖 青花品酒杯 安徽文物考古研究所供圖 黑釉酒瓶 安徽文物考古研究所供圖 近日,記者從安徽文物考古研究所獲悉,結合已揭露遺跡以及出土遺物,專家研判,位于安徽省濉溪縣的長豐街明清釀酒作坊群遺址系迄今為止我國所發掘分布面積最廣、發掘面積最大的釀造設施考古發現。
2020-01-14
-
《中國的寶藏》用頂級文物講述中國故事
《中國的寶藏》中文版發布會近日在京舉行,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與BBC世界新聞頻道、故宮博物院等八家博物館代表,共同為該片啟播。
2020-01-13
-
石峁遺址皇城臺出土70多件精美石雕
皇城臺發掘場景及主要工作區域。
2020-01-13
-
上海民間收藏文物經營管理辦法出臺
上海近日出臺《上海市民間收藏文物經營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并將于3月1日起施行。
2020-01-09
-
娜芙蒂蒂,古埃及艷后之謎
娜芙蒂蒂 上世紀80年代,在柏林墻倒塌之前,筆者專程從東柏林到西柏林的“柏林新博物館”去觀瞻古埃及王后娜芙蒂蒂的胸像。
-
2019年博物館熱升溫 全國5354家博物館辦展覽2.6萬個
記者從12月30日至31日全國文物局長會上了解到,2019年博物館熱持續升溫,全國5354個博物館全年舉辦展覽2.6萬個、教育活動近26萬次,參觀人次11.3億;博物館里過年節成為新時尚,春節、清明、端午、國慶假期參觀博物館的游客占比均在四成以上。
-
近600件紅樓文物亮相國博
原標題:近600件紅樓文物亮相國博 觀眾可點播36種版本《紅樓夢》 日前,一株200歲“仙草”攜手近600件文物、文獻和藝術品亮相國家博物館,揭開“隻立千古——《紅樓夢》文化展”的面紗。
-
唐王城:塞外古城壯歌多
出新疆圖木舒克市城北10多公里,一座不高的小山出現在眼前。
2019-12-23
-
當心!文物拍賣有禁區
近日,國家文物局官方網站公布了一封發給浙江省文物局的函件,文中稱接群眾舉報,反映西泠印社拍賣有限公司12月15日“2019年秋季拍賣會·中國歷代青銅器專場”擬拍賣疑似出土文物。
2019-12-19
-
《懸泉漢簡》《玉門關漢簡》為絲綢之路研究提供新材料
12月18日上午,由甘肅簡牘博物館和新華網甘肅頻道共同主辦的《懸泉漢簡》《玉門關漢簡》成果發布會在甘肅蘭州舉行。
2019-12-19
-
藝術與科技結合的“鵬吉爾”讓人們看到的是一枚有著兩面的硬幣
博物館的特色往往在于有效地挖掘地方文化資源,包括在藝術表現方面的獨特性,而這種獨特性又是與地域關聯的一些特別的文化創造和文化傳承。
2019-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