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在新時代
歲末年初,一場名為“美在新時代:慶祝‘十九大’勝利召開中國美術館典藏精品特展”,在北京城引起不小的轟動——僅展出9天,觀眾量便達13萬人,排隊領票者一直從五四大街排到中國美術館后街,兩公里長龍煞是壯觀。
2018-04-02
-
文物應成為中國人心中的“詩和遠方”
《國家寶藏》第一季節目深受觀眾好評。
2018-03-30
-
直面民族的傷痛屈辱
前不久上映的影片《大寒》改編自慰安婦幸存者的真實經歷,講述了一個叫崔大妮的女人被征慰安婦后近八十年的苦澀人生。
2018-03-29
-
冰川科普攝影展:關注日漸消失的人間凈土
“誰記得我們新疆有多少條冰川?” 面對參觀的人群,講解員阿依帕提曼·阿布力米提問道。
2018-03-29
-
一條東方視覺鑄造的詩性之路
國美春秋—清明 許江、孫景剛、鄔大勇 暖 冬 尉曉榕 1945年教育部令國立藝專全體復員杭州文件,并設杭州為永久校址。
2018-03-29
-
外國“水團”,亂花如何不迷眼
近年來,國外交響樂團來華演出日益增多。
2018-03-29
-
滄海橫流——評尹滄海國畫
疏柳寒煙圖 尹滄海 尹滄海是近年涌現的頗具國畫功力與個人獨特面貌的中國畫家,他的學習途徑與成功道路發人深省,值得深思。
2018-03-28
-
觀眾需要在熒屏上看到什么樣的女性?
《迷霧》給女性電視劇在生存空間上拓展了思路。
2018-03-28
-
沒拿到口碑上的“最佳影片”
頭頂剛剛摘得“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這個巨大光環,《水形物語》注定是一部還未上映就被觀眾們寄予厚望的作品。
2018-03-28
-
中國需要什么樣的小鎮戲劇節?
今年,當烏鎮戲劇節走過5個年頭,與它相距200公里、同處浙江的嵊州,又一個與小鎮理念結合的戲劇項目正在建設,并且干脆命名為“越劇小鎮”。
2018-03-27
-
“流行未必經典,經典一定流行”
首席美編/黃欣 “聲為樂體,詩為樂心。
2018-03-27
-
舉輕若重繡青銅
鄔建美湘繡作品《四羊方尊》 在中國語言文化里,繡花針一直是輕與巧的象征。
2018-03-27
-
守住生命的深井
面對同質化越來越嚴重的現代生活“模板”,作家要守住一口屬于自己的生命深井。
2018-03-27
-
中國設計更應凸顯中國文化自信
伴隨著改革開放四十周年來中國經濟的飛速發展,中國設計也走過了四十年的歷程。
2018-03-26
-
繁榮文藝精品創作 助力文化強國建設
在剛剛結束的全國兩會上,政府工作報告中關于“為人民過上美好生活提供豐富精神食糧”“繁榮文藝創作”“凝聚起實現民族復興的磅礴精神力量”的重要內容,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和人民政府高度重視文化、力推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的堅強決心。
2018-03-26
-
追憶啟功先生
啟功 啟功駱芃芃為啟功刻過的一些常用印章 我說我刻得不好,他卻笑呵呵地說:“好啊,好啊,真是好,我喜歡。
2018-03-26
-
致敬品質 致敬初心
不談收視,只言品質;深挖演技背后的故事,拒絕淺薄的明星八卦——近日舉行的“劇耀東方·2018電視劇品質盛典”,做出了如是選擇。
2018-03-26
-
連環畫 大學問 大畫家——《小人書大人物——中國連環畫大家群英譜》序
山鄉巨變(連環畫) 賀友直 風暴(連環畫) 費聲福 鬧天宮(連環畫) 劉繼卣 連環畫,俗稱“小人書”,圖文并茂,價廉物美,為20世紀幾代人喜聞樂見,廣為流傳于鄉間街肆、學舍鄰里,是融合了娛樂、教育功能的普及性文化讀本。
2018-03-26
-
再識“悲鴻精神”
新年伊始,“民族與時代——徐悲鴻主題創作大展”在中國美術館舉辦,一時成為觀展熱點。
2018-03-25
-
朱墨春山皆心語
秋入人家(中國畫) 徐里 馬勒交響曲系列之三(中國畫) 李庚 南方韻情(綜合材料) 唐承華 3月18日, “朱墨春山皆心語——徐里、李庚、唐承華三人展”開幕式在北京慧和天語藝術空間舉行。
2018-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