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家研討紀錄片《左宗棠收復新疆》
8月28日,由中國電視藝委會、中國視協、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中共湖南省委宣傳部舉辦的紀錄片《左宗棠收復新疆》研討會在京舉行。
2025-09-02
-
網紅時代,知識分子何為?
8月15日華東師范大學許紀霖老師攜新書《狐貍與刺猬:中國知識分子十論》與復旦大學嚴鋒老師展開對談,本次活動由知名播客《忽左忽右》主播程衍樑擔任主持,共同探討在后浪崛起、網紅當道的當下,當代知識分子如何自處以及如何有效介入公共生活。
2025-09-02
-
詩人島子因病去世,享年69歲
知名藝術評論家、藝術家、詩人、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島子于2025年9月1日早晨因病在北京辭世,享年69歲,多位知名藝術家及島子友人向澎湃新聞證實了這一消息。
2025-09-02
-
《綠色的火焰》:抗戰時期中國知識分子的群像
1937年七七事變發生后,中國東部地區的高校陸續根據政府要求或自身實際進行了前所未有的大遷移。
2025-09-02
-
頌揚與銘記,河北以文學之名致敬抗戰勝利80周年
8月29日,“頌揚與銘記——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文學作品分享活動”在河北省“玉蘭花開”文學空間啟幕。
2025-09-02
-
人民出版社推出一批抗戰主題精品圖書
人民出版社30日在京組織召開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主題圖書出版座談會,集中展示了一批抗戰主題精品圖書。
2025-09-02
-
在命運褶皺里播種愛 程青新作《鳳舞》研討會舉辦
作家程青新作《鳳舞》研討會日前在北京文聯藝術工坊舉辦。
2025-09-02
-
張平:為老百姓發聲 這是文學的底線 也是文學的力量
茅獎作家張平曾以筆為劍,寫下《法撼汾西》《天網》《兇犯》《抉擇》《十面埋伏》《國家干部》《換屆》等一系列小說,以其銳利的反腐敘事和堅定的正義追求叩擊人心。
2025-09-02
-
重走烽火弦歌路——一位作家對十所抗戰內遷大學的追尋
這是一場持續8年的行走,和十條穿越硝煙的遷徙之路。
2025-09-02
-
以筆為刃投身文化抗戰
鄒韜奮為什么能夠成為文化抗戰的一面旗幟?韜奮精神如何在當下煥發時代價值?恰逢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鄒韜奮先生誕辰130周年,《心向光明:鄒韜奮傳》一書日前在北京首發并研討,出版界文化界多位學者齊聚。
2025-09-02
-
廣東深圳舉辦職工文學創作大賽活動
8月28日,第五屆深圳職工文化節·2025年深圳職工文學創作大賽頒獎儀式在深圳書城中心城北區大臺階隆重舉行。
2025-09-02
-
《山西抗日根據地紅色文化經典文獻大系》面世
歷時三年編纂《山西抗日根據地紅色文化經典文獻大系》首批成果紅色版畫、紅色歌曲、紅色新聞三大系列新書發布儀式,1日在山西晉版圖書版本館舉行。
2025-09-02
-
如何書寫新鄉土?葉煒分享"鄉野新風四重奏"
8月28日,由浙江傳媒學院文學院教授、作家葉煒主講的“鄉村振興背景下的新鄉土寫作”文學講座在青田縣圖書館舉行。
2025-09-01
-
《微光志》:點亮中微子探索的文學之光
8月31日,長篇報告文學《微光志——解碼國之重器江門地下中微子實驗》(以下簡稱《微光志》)新書首發式在江門舉行,“科學照耀心靈——百校同讀《微光志》科普公益活動”同步啟動。
2025-09-01
-
“號角嘹亮 為國而歌——長篇敘事詩《號角》作品研討會”在京舉行
8月30日,由人民日報出版社、晨光出版社主辦的“號角嘹亮 為國而歌——長篇敘事詩《號角》作品研討會”在人民日報社舉行。
2025-09-01
-
《中國作家》“純文學觀與大文學觀”座談會在京舉行
8月30日,《中國作家》“純文學觀與大文學觀”座談會在京舉行。
2025-09-01
-
小說“新面孔” “選刊”新風貌——中國作協創研部、《小說選刊》雜志社主題座談活動舉行
《小說選刊》近期推出“新面孔”等全新欄目,在發掘文學新人、拓展選稿視野上邁出了刊物革新的關鍵一步。
2025-09-01
-
《微光志》新書首發,記錄江門中微子實驗17年奮斗歷程
從地下700米的科學圣殿,到17年漫長的科研長跑,一位作家歷時3年深度記錄,終以文學之筆照亮微光之旅。
2025-09-01
-
知名作家馬伯庸攜新作《桃花源沒事兒》亮相銀川
榮獲人民文學獎、朱自清散文獎、茅盾新人獎與駿馬獎的暢銷書作家馬伯庸,攜“見微”系列新作《桃花源沒事兒》29日亮相銀川讀者見面會。
2025-09-01
-
數實相融,開辟出版業發展新航道
一場全國性、國際化的出版盛會首次落地中原大地,恰逢書香河南第四屆全民閱讀大會同期召開,二者能碰撞出什么火花?相互疊加、深度融合之中,這既是一次行業前沿聲音的匯聚,也帶來了中原文化的驚艷亮相。
2025-09-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