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誰是那個真正的莎士比亞?
《莎士比亞》[英]尼克·格魯姆 文 皮埃羅 圖 傅光明 楊冀 譯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出版 今天,莎士比亞被世界各地的人們演出著、閱讀著和學習著。
關鍵詞:  莎士比亞2019-10-28
-
懷念馬悅然先生
10月19日晚上,也即歐洲時間中午時分,我像往常一樣打開電腦準備處理來自國內外的電子郵件,突然一封郵件躍入我的眼簾:那是來自我的瑞典朋友羅多弼教授的。
關鍵詞:  馬悅然2019-10-28
-
美國詩人理查德·布勞提根:只有他的死,能讓我們墮落
本文為今年9月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布勞提根詩選》譯后記,原標題為《只有他的死,能讓我們墮落》。
關鍵詞:  布勞提根2019-10-28
-
《東京風格》作者都筑響一:工作真的干不下去了,就辭職好了
在日本文化圈,有一位獨行俠式的人物——都筑響一。
關鍵詞:  都筑響一2019-10-28
-
薩義德辦公室里的巴勒斯坦地圖
1998年“Nakba”紀念活動的重要儀式還包括老一輩難民向新一代移交象征家園的舊屋鑰匙。
關鍵詞:  薩義德2019-10-25
-
加藤周一《羊之歌》:對日本文化的冷靜審視
日本作家加藤周一于上世紀六十年代撰寫的散文體自傳《羊之歌》,被贊譽為“日語寫出的最美散文”,半個世紀內重版達62次,不少日本中學和大學甚至將其列為必讀書目。
關鍵詞:  羊之歌2019-10-25
-
詩人胡安·阿拉維亞:誰是詩歌之敵
一件POLO衫,黑色太陽鏡,質地分明的胡須,海風中揚起的中長卷發,在“詩歌來到美術館”第六十一期的場刊上,胡安·阿拉維亞如同一位電影明星,而不似我們一般印象中的詩人。
關鍵詞:  胡安·阿拉維亞2019-10-25
-
“我沒有變成我應該成為的那個我”
2019年10月10日,瑞典文學院宣布將2019年諾貝爾文學獎授予奧地利作家彼得·漢德克。
關鍵詞:  彼得·漢德克2019-10-25
-
會講故事的波蘭女作家
北京的深秋,幾朵白云裊裊婷婷地飄浮在空中,它是秋天寫在藍色詩箋上的駢文,那份灑脫和飄逸,那種恬淡和愜意,正是我最喜歡的。
關鍵詞:  奧爾加·托卡爾丘克2019-10-25
-
丘吉爾:戰爭、未來,與希望
【編者按】眾所周知,丘吉爾不僅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演講才能也是一流,在二十多歲的時候就成為了在英美兩國廣受歡迎的演說家。
關鍵詞:  丘吉爾2019-10-23
-
賓亞凡加·瓦奈納:21世紀肯尼亞英語文學的領軍人物
賓亞凡加·瓦奈納 肯尼亞英語文學始于20世紀60年代,是非洲文學的重要組成部分。
-
漢德克和托卡爾丘克:十個關鍵詞
五十七歲的波蘭小說家奧爾加·托卡爾丘克(OlgaTokarczuk)與七十六歲的奧地利小說家、戲劇家、翻譯家、詩人和電影導演彼得·漢德克(PeterHandke)同時但分別獲得了2018年和2019年的諾貝爾文學獎。
關鍵詞:  漢德克和托卡爾丘克2019-10-18
-
赫爾曼·黑塞和他的出版人
黑塞與他所有的出版人的關系多種多樣,不乏意外。
關鍵詞:  赫爾曼·黑塞2019-10-18
-
漢德克和瑪麗
薩爾茨堡市郊的施勞斯維特賓館是一所號稱有“羅曼蒂克”風味的別墅式的樓房,在濃密的綠樹掩映中顯得格外幽靜。
關鍵詞:  漢德克2019-10-16
-
奧爾加·托卡爾丘克:寫小說就是在成年時代給自己講童話
10月10日傍晚,手機里傳來一條新聞信息令我驚喜:北京時間2019年10月10日19時,斯德哥爾摩當地時間2019年10月10日13時,瑞典文學院宣布,將2018年諾貝爾文學獎授予波蘭女作家奧爾加·托卡爾丘克。
關鍵詞:  托卡爾丘克2019-10-16
-
哈羅德·布魯姆:打了半個世紀的仗,輸了
就在諾貝爾文學獎揭曉幾天之后,布克獎以滑稽模仿的修辭手法,開出了諾獎同款的“雙黃蛋”——加拿大女性小說家瑪格麗特·阿特伍德與英國女性黑人小說家伯納德·埃瓦里斯托。
關鍵詞:  哈羅德·布魯姆2019-10-16
-
尼采:病態的人生和健康的哲學
2019年10月15日,是德國哲學家尼采誕辰175周年的紀念日。
關鍵詞:  尼采2019-10-16
-
哈羅德·布魯姆提醒我們,文學不一定就是日新月異的
哈羅德·布魯姆(Harold Bloom)。
關鍵詞:  哈羅德·布魯姆2019-10-16
-
弗萊徹:篳路藍縷譯唐詩
唐詩是中國古典詩歌的高峰,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珍品。
關鍵詞:  弗萊徹2019-10-14
-
詹姆斯·伍德:福樓拜和現代敘述
居斯塔夫·福樓拜(Gustave Flaubert) 福樓拜作為現代現實主義敘事奠基者而為大多數讀者和作家所熟知。
關鍵詞:  福樓拜2019-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