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納博科夫:所有的回憶都該做成縮微膠卷
【編者按】 弗拉基米爾·納博科夫是二十世紀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他的大部分作品早已被引介到中文世界。
-
重洋路遠花猶紅
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
-
卡夫卡與曼德爾施塔姆
巍峨的特殊知識: 卡夫卡的失敗學 編織錦帶的未來,只是為了徹別堅韌的忍耐。
2019-07-08
-
雷馬克:世界反戰文學的不朽旗幟
“這本書既不是一種控訴,也不是一份自白。
2019-07-06
-
《納博科夫傳》作者:納博科夫還有許多有待發現的地方
今年是弗拉基米爾·納博科夫誕辰一百二十周年,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上海)新近精裝重版兩卷本《納博科夫傳》。
關鍵詞:  納博科夫2019-07-04
-
柯勒律治一生的思想,是不斷在詩學、哲學和神學中篩選
柯勒律治說,詩歌天才是一種非常脆弱和非常罕見的珍貴植物。
2019-07-03
-
海明威逝世58周年:“文壇硬漢”的薄情與多情,倔強與自毀
1961年7月2日,愛達荷州凱徹姆的一幢民房傳出一記槍聲。
2019-07-03
-
“文學偵探”探究大作家寫作的怪癖和執迷
普通讀者也許滿足于通過作品來了解偉大的作家,但對于狂熱的文學愛好者,這遠遠不夠。
2019-06-29
-
永恒的大地生長永恒的草葉
沃爾特·惠特曼 誰是沃爾特·惠特曼? 不知是巧合還是刻意,1855年7月4日,正值美國第七十九個獨立日慶典之日。
2019-06-26
-
佩索阿的每一個異名都不是佩索阿
本文為《想象一朵未來的玫瑰:佩索阿詩選》([葡]費爾南多·佩索阿著,楊鐵軍譯,中信出版集團2019年4月)一書譯者序,澎湃新聞經雅眾文化授權發布。
2019-06-23
-
當我們在感謝薩拉馬戈的時候,我們在感謝什么?
九年前,2010年6月18日,若澤·薩拉馬戈逝世于西班牙加那利群島蘭薩羅特的家中,享年87歲。
2019-06-18
-
人來來往往,唯書不朽
“那些愛他的人,謝謝你們!”2019年6月10日,已故以色列作家阿摩司?奧茲的長女范妮亞?奧茲-扎爾茨貝格爾(Fania Oz-Salzberger)應邀首次訪問中國,并出席北京和南京兩地的紀念活動,同陳眾議、鐘志清、梁鴻、高興、蘇玲、但漢松等中國學者、翻譯家、作家以及廣大讀者一起,紀念父親阿摩司?奧茲與中國的深厚書緣,以此正式開啟國內奧茲紀念活動的序幕。
2019-06-14
-
女作家與藝術家的日常生活
女作家與藝術家的生活細節——相比男作家的嗜咖啡、愛睡懶覺——并非不值一提。
2019-06-14
-
詩歌的畫 插畫的詩
貝蒂爾·里貝克所作《尼爾斯騎鵝旅行記》插畫 拉格洛夫所不滿的《尼爾斯騎鵝旅行記》首版插畫,約翰·鮑爾 作 波德萊爾在1850年代撰寫的《現代生活的畫家》中指出,美由兩部分組成,一是永恒的、帶著不變和古典元素的美,一是含有時代、時尚、道德等元素的暫時的美。
2019-06-12
-
關于普希金的三個對立
普希金詩歌在,光焰萬丈長。
關鍵詞:  普希金2019-06-12
-
文豪們的種種怪癖,不過是為了抵抗寫作的焦慮
在《月亮與六便士》里,毛姆借主人公之口說出這樣的話:那些所謂成功的書也只不過是季節性的。
-
海明威與古巴:變革年代的多重面孔
古巴是海明威的“第二故鄉”,他在島嶼生活、寫作二十余年,最暢銷的作品、最刺激的冒險與最瀟灑的歲月皆出于此。
-
托馬斯·曼的自律與激情
小說《魔山》手稿,照片攝于一九四二年。
2019-06-08
-
麥克尤恩的十三個細節
01 好天氣 伊恩·麥克尤恩抵達首都機場十分鐘之后,剛剛坐上我們的車,就用小說家的筆調口述了他對中國的第一印象:“我推著行李出來,先是看見幾個愁眉苦臉的司機舉著牌子,以為里面有一個是沖著我來的。
2019-06-07
-
普希金:俄羅斯詩歌的初戀
普希金 以詩人命名的造型藝術館 普希金紀念碑 【深度解讀】 在俄羅斯,普希金這個姓氏堪稱家喻戶曉,它甚至超越了詩歌的領域,與民族自豪感和文化的高度聯結到了一起。
2019-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