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P浪潮助力科幻文學
蔡必貴,廣東省作家協會會員,曾任職于騰訊。
2016-12-26
-
網絡科幻文學 山西作者逾百人
對于文學圈這個小世界,大抵十來年前,像網絡科幻的文字工作者,是不太可能進入的。
2016-12-23
-
《長城》首周末3天的票房輕松過4億
張藝謀執導,馬特·達蒙、景甜、劉德華、鹿晗、林更新、王俊凱等共同主演的中美合拍電影《長城》首周末3天的票房輕松過4億,沖擊5億關口。
2016-12-21
-
在黎明前從夢境中醒來——中國科幻 2016 速記
編者按:在 2016 年的尾巴上,未來事務管理局舉辦了“時間旅行者的聚會”。
2016-12-20
-
《自私的基因》生物學家的"科幻小說"爭議了40年
道金斯 “讀者請將本書當做科幻小說來閱讀。
2016-12-20
-
中蒙俄少年兒童科學幻想美術作品展在呼開展
12月12日,由內蒙古自治區政府新聞辦公室、內蒙古自治區科學技術協會主辦,中國科普作家協會科學美術專業委員會、內蒙古科技報刊社承辦的“中蒙俄少年兒童科學幻想美術作品展”在內蒙古科技館開展。
2016-12-13
-
不僅僅是穿越 這些硬科幻大片才叫爽
到底什么才是硬科幻,有著嚴密的邏輯,有著震撼的場景,還能讓人真正思考人類的未來的片子,才叫真的硬科幻。
2016-12-08
-
“科幻與現實的邊界”對話:假如外星人真的來了,人類會立即面對哪些問題?
原標題:劉慈欣:假如外星人真的來了,人類會立即面對哪些問題? 12月4日下午,中國科幻作家劉慈欣和美國科幻小說家金·斯坦利·羅賓遜在北京啟皓空間進行了一場名為“科幻與現實的邊界”的對話。
2016-12-08
-
科幻雜志暢想60年后的世界:或有百萬人到火星定居
60年前,世界人口還不到28億;人類只有兩次登上珠穆朗瑪峰;馬里亞納海溝人跡未至;板塊構造理論尚未被人們完全接受;一篇科學論文提出的“氣候變化與二氧化碳理論”,隱隱預言了60年后令人們大為頭疼的環境污染問題;1953年科學家確定了DNA的結構,但DNA是不是遺傳物質尚不清楚…… 作為全球頂級的科普期刊,英國 《新科學家》 雜志一直以通俗的方式,報道著科學技術的最新進展,提供著記錄歷史的第一手資料。
2016-12-05
-
“烏托邦與科幻文學研究”國際會議在京召開
為紀念托馬斯?莫爾社會主義名著《烏托邦》出版五百周年,12月3日—4日,“烏托邦與科幻文學研究”國際會議在京召開。
2016-12-03
-
科幻《三體》緣何贏得世界讀者青睞
《三體》的世界影響有多大?為什么?這是每一個關心中國文學走出去的人都想知道的。
2016-12-01
-
科幻文學:科幻五年,五大飛躍
近五年來,中國科幻文學從小眾走向大眾、從個體創作到集群創作、從小說到全產業、從國內走向國際、從自發創作到政府支持。
2016-11-29
-
環球科幻片《牽引城市》定檔2018
由彼得·杰克遜執筆劇本的青春科幻片《牽引城市》定檔2018年12月14日,只比《阿凡達2》早一個周。
2016-11-25
-
“未來中國”——首屆全國青少年優秀原創科幻作品大賽正式啟動
未來是什么樣子的?未來會誕生哪些新科技?未來的中國又將是什么面貌?把心中的未來記錄下來,讓我們共同幻想未來、實現未來......“首屆全國青少年優秀原創科幻作品大賽”正式啟動。
2016-11-25
-
科幻作家眼中的“競爭共存理論”
【環球科技綜合報道】據英國《每日郵報》11月2日報道,一份最新研究報告得出驚人結論,稱如果科幻小說人物維克多·弗蘭肯斯坦為他的怪物創造了新娘,人類可能在4000年前已經滅絕。
2016-11-21
-
科幻那些事:核動力與太空探索的前世與未來
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近日宣布,該院承建的“人造太陽”實驗裝置EAST(全超導托卡馬克裝置東方超環),獲得超過60秒的穩態高約束模等離子體放電。
2016-11-21
-
當科幻變成現實 那些細思極恐的黑科技正在路上!
有這樣一群人, 他們擁有完美的外形,毫無缺陷的性格; 他們能夠隱藏情緒,具備無可挑剔的社交技能; 他們智力超群,可以進行復雜的科學創造。
2016-11-16
-
科幻電影或為語言學正名
《降臨》劇照 圖片來源:JanThijs 毫無疑問,語言學是最易受誤解的科學。
2016-11-15
-
第二屆晨星科幻文學獎獲獎提名作品公布
第二屆晨星科幻文學獎是由南山區科學技術協會、科學與幻想成長基金聯合主辦的中國原創科學與幻想作品征集活動。
2016-11-15
-
科幻片《太空旅客》出現漢字:起死回生
近日,由“星爵”克里斯·帕拉特、“大表姐”詹妮弗·勞倫斯主演的科幻片《太空旅客》發布了一組新劇照,展現了大量的空間站場景,以及科幻感滿滿的新技術。
2016-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