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知道研究所”成立專門普及科學知識
由中信集團組織成立的“不知道研究所”第一站暨起航儀式日前在國家動物博物館舉行,開幕式邀請了國家動物博物館科普策劃人張勁碩、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員葉盛、北京大學科學博士馬向濤等為觀眾講解古生物知識。
2018-09-15
-
九屆科幻電影創意獎入圍名單
第九屆全球華語科幻星云獎 科幻電影創意專項獎關于入圍名單的公告 根據第九屆全球華語科幻星云獎科幻電影創意專項獎評選辦法的相關規定,專項獎組委會從91部申報作品中,評選出23部入圍作品,現予以公布。
2018-09-11
-
“互聯網+”時代中日科幻高峰論壇即將開幕,共同書寫中日科幻交流新篇章
中日兩國文化交流源遠流長,在科幻領域也有很深的緣分。
2018-09-11
-
2018科普文創——科普科幻青年之星計劃(北京站)高級培訓班圓滿結束
2018年8月18日,由中國科普作家協會主辦,北京科學技術普及創作協會、九三學社北京市委及果殼承辦的2018科普文創——科普科幻青年之星計劃(北京站)高級培訓班在北京奧運博物館如期舉辦。
2018-09-07
-
科幻文學應不止《三體》一種類型
今年是科幻小說《三體》第一部成書出版10周年。
2018-09-07
-
第七屆未來科幻大師獎向你走來
2018-09-05
-
“藍星球”圓桌對話:影視人眼中的電影科幻與科學家心中的科幻電影
中國首屆“藍星球”科幻與電影高峰論壇由第十四屆中國長春電影節組織委員會主辦,以“穿越·連接·創造”為主題,匯聚影視人、科幻作家、科學家以及科幻愛好者,進行一場學術、技術與藝術的思維碰撞,實現跨界交流、跨域分享。
2018-09-03
-
第九屆全球華語科幻星云獎科幻電影創意專項獎組委會關于申報作品總名單的公示
根據第九屆全球華語科幻星云獎科幻電影創意專項獎評選辦法的規定,專項獎組委會在申報階段(2018年8月1日至8月31日)進行了作品征集,截止8月31日,組委會指定電子郵箱共接受106項申報。
2018-09-02
-
儒勒·凡爾納與他的星辰大海
20世紀初,梁啟超、魯迅曾將他的作品譯介給國人,掀起了一撥閱讀狂潮,給當時的讀者帶來了“排空馭氣奔如電,升天入地求之遍。
2018-09-01
-
《科普作家通訊》全新改版,征稿啟動!
《科普作家通訊》是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會員的內部交流刊物,2018年全新改版。
2018-08-31
-
紀念美國科幻/奇幻/懸疑小說作家杰克·萬斯誕辰102年
美國科幻/奇幻/懸疑小說作家杰克·萬斯(Jack Vance)1916年8月28日生于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圣弗朗西斯科。
2018-08-30
-
邂逅藝術,科學這么美這么生動
夸克粒子的瞬間釋放宛若夜空中絢爛的焰火、超導體電子的運動軌跡與涌流中一致行進的魚群相似、達·芬奇油畫中的隱藏結構讓人聯想起基本微粒的內外部結構……昨天,當今最杰出的理論物理學家和數學家之一弗朗克·維爾切克首次做客上海圖書館,舉辦“科學與藝術的十字路口”講座。
2018-08-30
-
李開復新書再談AI:科幻小說與人工智能經濟學
在2017年,李開復與自己所創的創新工場技術副總裁王詠剛合著,推出了《人工智能:李開復談AI如何重塑個人、商業與社會的未來圖譜》一書。
2018-08-29
-
在真實與科幻之間 抵達現實
8月12日,10位青年作家在廣交會展館南國書香節現場展開對談,就科技新現實與文學新感覺進行討論。
2018-08-27
-
葉永烈科普作品研討會:繁榮科普創作的首要之需是對前人的創作經驗作出總結
由中國科普研究所、上海市科學技術協會、中國科普作家協會主辦,上海市科普作協、上海科技發展基金會和長三角科普創作聯盟承辦的“加強作品評論 繁榮科普原創——葉永烈科普作品研討會”8月22日在上海科學會堂舉行。
2018-08-25
-
讓科幻世界增擴國際文化交流
第76屆世界科幻大會8月17日至21日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圣何塞市舉行,由人民文學出版社與八光分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聯合引進并推出的美國著名科幻雜志《銀河邊緣》中文版一亮相大會,就成為關注的一個熱點。
2018-08-25
-
透過不真實瞬間,體味改變世界的真實力量
月球車模型在模擬的月球上進行科學測試。
2018-08-25
-
沉寂八年后劉慈欣新作面世 《黃金原野》寫了什么?
沉寂八年后,劉慈欣終于有新作品了。
2018-08-22
-
李淼:一個物理學家的文學夢
李淼寫的科普書 李淼從沒有想過這樣來設計自己的人生:前幾十年在物理研究的世界馳騁;近十多年在科普的路上狂奔;未來想成為像《槍炮、細菌和鋼鐵》作者戴蒙德一樣的作家。
2018-08-21
-
雨果獎頒獎,出現首位蟬聯三屆的得主
美國西部時間8月19日20時,第76屆世界科幻大會雨果獎頒獎典禮在加州圣何塞會議中心舉辦。
2018-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