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寫與回溯:清代文學創作中的“明代”想象
復古是清代文學的主題詞之一。
2022-10-14
-
《左傳》中最早的三角戀愛小說
說《左傳》里面有三角戀愛小說,或許有人認為這是取寵之言。
-
記憶如何重構歷史:創造社同人的“創造社”回憶
作為最知名的新文學社團之一,創造社一直備受矚目,時人留下不少關于它的歷史紀錄。
-
京旗小說中文人與乾旦狹邪關系敘事演變
魯迅將描寫文人與伶人、妓女風情韻事的小說命名為“狹邪小說”。
2022-10-13
-
清代詩歌選本中的選家詩話
就批評形式而言,詩歌選本和詩話都是中國古典詩學批評的重要方式。
2022-10-13
-
中國人吃蟹簡史
“秋風起,蟹腳癢。
-
放紙鳶,秋風一擊入云端
楊柳青經典年畫《十美圖放風箏》描繪主仆共計12位佳麗在放風箏。
-
讀《星期天》——汪曾祺筆下上海浮世繪
一代文學大家汪曾祺描寫上海的作品少之又少,其短篇小說《星期天》是最為完整最為重要的一篇,以他自1946年到1948年在上海短暫教書的經歷為底色,用他獨特的筆觸勾勒出那個時期上海的都市情態。
-
“禪心已作沾泥絮”
《紅樓夢》第九十一回,寫寶玉到瀟湘館探望黛玉時,談起寶釵的病,疑心寶釵不理他了,為此十分煩惱。
2022-10-10
-
總集編纂與晚明駢文“立體”思想
明代被視為駢文創作低谷期,然自晚明以來,四六總集的編纂卻達到高峰,以之為重要載體,明人構建了以“辨體”“尊體”“立體”為核心思想的駢文理論體系。
關鍵詞:  古典文學2022-10-10
-
陳獨秀,魯迅的“紅色知己”
早在中國共產黨成立之前,魯迅就與陳獨秀、李大釗走到一起。
-
壯歌勵子弟:教育家成仿吾的歌詞創作
今年8月24日,是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新文化運動的重要代表、杰出的教育家和社會科學家、文學家、翻譯家成仿吾先生(1897-1984)誕辰125周年。
2022-10-09
-
三聯書店:憶往昔九十載風雨出版路
1932年7月的一天,在上海陶爾斐斯路48弄弄口一棟民居的門前,多出了一塊不太顯眼的銘牌——生活書店。
2022-10-08
-
曾鞏在齊州
曾鞏,字子固,北宋時期的文學家、史學家、政治家,雅號南豐先生。
關鍵詞:  古典文學2022-10-08
-
古代經典的“超文本”閱讀法
《纂圖互注春秋經傳集解》隱公三年 為了更好地傳承與弘揚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現如今越來越多的大學開設古代經典導讀課程,中小學也將更多的經典選篇納入教材,古代經典閱讀已經成為人文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
作為社會主義文藝生產機制的采風
本文所說的“采風”,指的是當代民間文藝工作者采錄民間文藝文本,通過加工提高,創作出新形態的社會主義文藝的行為。
2022-09-30
-
孫犁的“編輯部”
孫犁的編輯生涯,幾乎貫穿他的一生。
2022-09-30
-
日課圍棋:曾國藩生涯的另一面
曾國藩是近代著名的圍棋愛好者,有關曾氏“嗜棋”的探討,已有較多文章述及(如吳強《晚清湘軍系統圍棋活動探析》、眭達明《曾國藩的棋藝及其他》等)。
-
在《詩》中發現詩
《詩經》這部先秦典籍,古人既視之為“經”,又視之為“詩”,其在社會政治領域的文德教化和文化學術領域的詩學構建兩方面,均發揮著重要作用。
-
慕津鋒:愛笑的錢谷融教授
編者按:《難以忘記的文學名家》是慕津鋒近年來與文學名家交往的“實錄”,全書收錄了19篇回憶文章。
2022-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