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國華:魯迅的上海研究與雜文寫作
摘要:“上?!弊鳛轸斞?0世紀30年代雜文寫作的語境,使魯迅形成了以上海為方法觀察和理解中國的眼光,認為上海可以表征當時整個中國圈層化的狀況。
-
章學誠的遇與未遇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關鍵詞:  章學誠2021-07-22
-
楊絳誕辰110周年|《喜智與悲智》:重繪楊絳的文化肖像
【編者按】2021年7月17日,恰逢楊絳誕辰110周年紀念日,也是她去世五周年。
2021-07-17
-
戴望舒的一封辯誣函
1937年7月7日,抗日戰爭全面爆發。
關鍵詞:  戴望舒2021-07-16
-
聞一多:閃耀世界詩壇的一顆星
《聞一多詩文集》法文版 聞一多《紅燭》英譯本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離開你太久了母親……”1999年12月20日,《七子之歌·澳門》作為澳門回歸慶典活動的主題曲傳遍大江南北,走向世界,并逐漸成為澳門的一個文化符號。
關鍵詞:  聞一多2021-07-15
-
張志忠:瞿秋白對革命文藝的重大貢獻
摘要:瞿秋白從事文藝工作是其終身愛好,在時間段落上遠遠超過他的政治生涯。
-
青年茅盾顯崢嶸
現代文學巨匠茅盾是最早加入中國共產黨的人之一。
-
黃遵憲:發“五四”白話詩之先聲
黃遵憲,字公度,別號人境廬主人,歷任駐日參贊、舊金山總領事、駐英參贊、新加坡總領事等職。
-
父老心中根千尺,春風到處說柳青
柳青,原名劉蘊華,1916年出生于陜西省吳堡縣寺溝村。
-
來自“初心”:徐光耀和《小兵張嘎》
1989年11月初,湖南省文聯、省作協和岳陽市文聯在岳陽市共同舉辦“康濯創作50周年作品學術討論會”。
-
周揚:為社會主義文藝事業奮斗一生
周揚(1908—1989),筆名周起應、運宜,湖南益陽人,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家。
關鍵詞:  周揚2021-07-08
-
郭小川:時代代言者的格局與詩歌
郭小川 《甘蔗林——青紗帳》 在近年來有關當代詩歌的若干評論中,我曾多次談到郭小川。
關鍵詞:  郭小川2021-07-02
-
胡風:“我用整個生命燒著寫它”
胡風 1949年11月6日,北京華文學校。
-
趙樹理寫《三里灣》
趙樹理 《三里灣》 1958年郭維根據《三里灣》改編的電影《花好月圓》海報 三里灣,三里灣,/對著水,靠著山,/青枝綠葉上下灘,/自從有了農業社,/有情人,成親眷,/花好月又圓。
-
柔石《二月》:彷徨的張力
柔石 《二月》 1963年,謝鐵驪根據《二月》改編的電影《早春二月》劇照 《二月》是柔石(1902-1931)的小說代表作之一,在中國文學史上頗有影響。
-
蔣光慈:革命文學的 “開路先鋒”
蔣光慈 《少年漂泊者》 在隆重紀念建黨100周年之際,巡覽中國現代文學畫廊,可謂琳瑯滿目,浩如煙海。
-
田漢:一寸丹心圖報國
田漢(1898—1968),原名壽昌,湖南長沙人。
-
李大釗:長夜茫茫破曙星
“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是李大釗一生的光輝寫照。
關鍵詞:  李大釗2021-06-29
-
“詩仙”李白:“言出天地外,思出鬼神表”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與杜甫并稱為“李杜”。
-
陳建華:張愛玲《小團圓》與晚期風格
張愛玲的《小團圓》有一處講九莉:“自從寫東西,覺得無論說什么都有人懂,即使不懂,她也有一種信心,總會有人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