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馮幽若憶馮其庸:粗繒大布裹生涯 腹有詩書氣自華
父親走了已過七載,這七年來我不斷穿梭于北京和維也納之間,處理著他走后留下的各種事宜。
2024-03-05
-
劉心武的當代文壇備忘錄
對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之交出生的我們這一代讀者而言,劉心武這個名字可謂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他作為中國當代文學史上“傷痕文學”代表作家,以及2005年在中央電視臺“百家講壇”欄目上的“揭秘《紅樓夢》”引發巨大社會反響。
2024-03-04
-
陳喜儒:巴金物語
一 1980年4月,我隨巴金、冰心率領的中國作家代表團赴日本訪問。
2024-03-04
-
“壓寨夫人”冰心
1929年6月,冰心(謝婉瑩)與社會學家吳文藻結為伉儷,成為坊間美談。
2024-03-01
-
衷龍達:懷彭荊風先生
第一次讀到彭荊風先生的文章是二十多年前的一個雪天,在我們縣城的一個小書店。
2024-03-01
-
“戰敗的先知”:革命低潮中的未名社
1928年4月,未名社遭查封,李霽野、臺靜農、韋叢蕪一同被捕,只有韋素園因身在西山幸免于難。
2024-03-01
-
老舍與北京人藝的雙向奔赴
2024年正值老舍先生誕辰125周年。
2024-02-29
-
“迅翁垂教記猶新”:常任俠與魯迅
魯迅既通過言傳身教直接影響了一批同時代人,也借助思想、作品和事跡間接滋養了許多后學,常任俠就是其中的代表。
2024-02-29
-
大學問家的“第一篇”
由本人談不上豐富的閱讀經驗而言,有時會產生這樣一個可能沒什么根據的感想:一些大的學問家,他們最讓人心折和佩服的,往往是他們學問長河里面的“第一篇”。
2024-02-29
-
田漢與《白蛇傳》
著名劇作家田漢先生曾為京劇表演藝術家劉秀榮親自編寫了一出膾炙人口的京劇《白蛇傳》,這里面還有一個故事。
2024-02-29
-
茅盾與《漢口民國日報》
青年茅盾 《漢口民國日報》報樣 1926年底,茅盾任《漢口民國日報》總主筆,僅僅42天時間,就為這份“共產黨辦的第一張大型日報”創作了34篇文章,影響廣泛。
2024-02-29
-
甚屬罕見 北海公園鐵影壁的前世今生
集齊“龍卡”,是不是可以“召喚神龍”? 公元1928年,農歷戊辰年,也即民間俗稱的“龍年”。
2024-02-28
-
聞捷四次改名
著名詩人聞捷,本名巫之祿。
2024-02-28
-
陶鑄詩詞中的高風勁節
陶鑄是卓越的黨和國家領導人,杰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
2024-02-28
-
我們應該如何重塑古人形象?
本文所說的“古人形象重塑”指的是“故事新編”類小說中的古人形象塑造,即作家對神話傳說、歷史傳奇和古典名著中的人物形象進行重構,形成新的人物形象。
2024-02-28
-
從晚清的“豪杰譯”到五四的直譯
雖然晚清與五四共同構成中國翻譯史上第三次翻譯高潮,但這兩個時段的翻譯卻留給后人迥然相異的印象。
2024-02-28
-
一場出版的接力——寫在“海外中國研究叢書”出版35周年之際
正在廈門大學講學時,接到社里編輯發來的微信,說要舉辦“海外中國研究叢書”出版35周年紀念活動,邀請我參加。
2024-02-28
-
趙瑞蕻:做個光明磊落的人 爛漫的夢魂會年年歌吟
年輕的詩人:趙瑞蕻先生的生命密碼 ◎黃喬生 他是心地純良的年輕詩人 2023年,趙瑞蕻先生的妻子楊苡先生以104歲仙逝,去世前不久出版的口述自傳《一百年:許多人,許多事》,暢銷全國,其中不少有關趙先生的記述。
2024-02-27
-
出版史上那些有名的婚姻
近年有學者范軍等提倡出版生活史的研究,出版生活史逐漸受到重視。
2024-02-27
-
王林與孫犁
在我父親王林的日記中,涉及孫犁的有280多篇,另外還有一些文章、書評、眉批和“文革”中的交代,也涉及孫犁。
2024-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