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絡文學研究的尷尬和出路
我們稍稍來回顧一下過去不久的往事。
2017-07-19
-
網絡文學要回歸文學初心
網絡處在時代最前沿,理應追隨時代。
2017-07-17
-
再怎么談IP劇,內容開發都是根本
缺乏優質內容資源、藝術審美和社會價值觀低俗化、營銷流程和固定模式使作品缺少獨特風格是目前IP劇存在的根本問題。
2017-07-12
-
文藝評論要讀懂網絡時代
做好互聯網時代的文藝評論,首先要讀懂這個網絡時代,在此基礎上不斷繼承和創新文藝理論,創造出符合時代特點的新的文藝評論形式 “互聯網+文藝”的深度融合,催生了一大批新的文藝形式,也對傳統的文藝評論形成了挑戰。
2017-07-11
-
“新作家”應當追求“年輕而不同”
網絡文學正成為文學體系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2017-07-10
-
從“超文本”到“數據庫”:重新想象網絡文學的先鋒性
網絡文學發展至今,已顯示出巨大影響力。
2017-07-06
-
網絡文學何時擺脫“成長煩惱”
網絡文學要告別“野蠻生長”,首先要著手的無疑是扶持原創、打擊盜版 隨著一部網絡小說被影視劇成功改編,其元素不脛而走,彌散進時代生活的罅隙,這樣的大眾文化景觀已不陌生,過去的《甄嬛傳》《瑯琊榜》《花千骨》《歡樂頌》《羋月傳》以及當下熱播的《楚喬傳》等都淋漓盡致地演繹了一番。
2017-07-05
-
治一治網絡文學抄襲之風
網絡小說寫作門檻低、發表便利、閱讀方便,受到越來越多讀者的歡迎。
2017-07-05
-
網絡文學與 “花雅之爭”
網絡作家和網絡小說是中國新世紀以來不可忽視的文學現象,這是傳媒時代、大眾文化以及特殊的商業生產機制使網絡文學在創作和接受上形成了自身的規律,寫作與閱讀呈現出前所未有的密切互動的約定性。
2017-07-05
-
為網絡文學喝彩時別忘了“資本”這頭怪獸
短短兩個十年,網絡文學就從初期的自在萌生發展到如今的盛況空前。
2017-07-04
-
傳統文化如何成為網絡文藝的“超鏈接”
剛剛殺青的電視劇 《如懿傳》 改編自網絡作家流瀲紫的小說 《后宮·如懿傳》,借乾隆后宮展開想象,劇中如懿、海蘭、嬿婉等嬪妃的身份、經歷皆有歷史依據。
2017-07-04
-
《歡樂頌2》與女頻職場文的新可能
作為一部本可以打造成優秀職場劇的影視作品,《歡樂頌2》的表現實在不令人滿意。
2017-07-03
-
網絡文學就是網絡文學
本來我想寫的題目是,連網絡文學都是文學,《故事會》為什么不是文學?我下這個判斷當然不是按照今天網絡文學從業者,或者大神寫手的最高水平,這些高段位寫手的寫作量相對于今天網絡文學龐大的產能和產量其實所占比例是不高的。
2017-07-03
-
構建多維互動的網絡文學批評
如果從1998年面世的《第一次的親密接觸》算起,中國的網絡文學至今已有近20年的發展歷史了。
2017-06-29
-
網絡文學“IP”野蠻生長的時代該結束了
近年來的“IP”盈利模式可以概括為“一個資源,多次獲益”。
2017-06-28
-
類型文學經典化 重在提升內生力
近日,由中國作協網絡文學委員會主辦、中國作家網承辦的2017年中國網絡小說排行榜征集活動啟動。
2017-06-26
-
網絡文藝是建立文化自信的好抓手
《網絡文學評論評價體系構建》 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 中國網絡文藝特別是網絡文學已經在海內外華人青少年以及東南亞、非洲甚至西方世界的普通民眾中,產生了較大的影響。
2017-06-23
-
重估網絡文學:玄幻的前世今生
科幻、魔幻是小說圈里早已有之的類型標簽。
2017-06-23
-
阿耐《歡樂頌2》:網絡文學如何延續現實主義
在現實主義在傳統文學領域弱化的新世紀,網絡文學的興盛為現實主義帶來了新的空間。
2017-06-23
-
媒介融合背景下網絡文學改編劇傳播策略分析
《微微一笑很傾城》一上映即成“爆款”,在本土大受好評的同時,還實現了跨地區跨國家傳播。
2017-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