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網絡文學與時俱進 迸發蓬勃生機
黨的十八大以來,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文藝工作座談會之后,網絡文學這一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藝生力軍,得到了黨和政府的高度關切。隨著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和中國文聯十大、中國作協九大開幕式上的重要講話精神以及《中共中央關于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的意見》的貫徹落實,文學網站和網絡作家的積極性被充分激發,網絡文學行業取得突破性發展,一大批弘揚正能量、高歌主旋律的優秀網絡文學作品,尤其是現實主義題材作品,爭相涌現,以網絡文學為核心的IP產業欣欣向榮,并走出國門,獲得海外關注。
最新數據顯示,我國已有3.53億網絡文學用戶。截至去年年底,國內40家主要文學網站作品數量達1400余萬種,日均更新量超過1.5億字,各層次寫作者超過1300萬,已出版圖書6443部,改編電影939部,改編電視劇1056部,改編游戲511部,改編動漫440部。網絡文學興起不過20年,但卻廣泛影響并深刻改變著中國人的精神生活,高調步入黃金期。
中國作協一直高度重視網絡文學發展,重視網絡文學工作。5年來,在“大力發展網絡文藝”的指導思想引領下,在中宣部的指導下,中國作協充分發揮行業優勢和力量,著力聯絡、團結和引領廣大網絡作家,鼓勵推動網絡文學創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5年來,中國作協吸收165名網絡作家入會,約占新發展會員的7%,較上一個5年有較大程度提高。在中國作協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唐家三少當選主席團委員,天下塵埃、天蠶土豆、血紅、耳根、蔣勝男、阿菩、跳舞當選全國委員會委員。中國作協網絡文學委員會于2015年12月成立,中國作協網絡文學中心也組建在即。在中國作協小說委員會、作家權益保障委員會以及新近成立的文學工作者職業道德委員會中,均有網絡作家的身影。多年來,通過不斷健全與完善全國網絡文學重點園地工作聯席會這一“工作手臂”,中國作協推動各網站打破門戶之見,為網絡文學發展尋找積極的增長點,對于網絡文學的未來意義重大。5年來,上海、廣東、江蘇、浙江、四川、安徽、重慶、河北、湖南等省市相繼成立網絡作家協會,北京作協成立網絡文學創作委員會,河南作協成立網絡文學學會,全國公安作協成立網絡文學學會,山東作協成立網絡文學委員會。2016年6月,中國作協舉辦網絡文學工作交流會,邀請各省市作協相關網絡文學工作組織和聯席會議成員單位與會,相互了解、相互促進。這些工作機制、文學網站、社團組織逐漸成為廣大網絡作家的美好家園,也為中國作協與網絡作家之間有效聯絡、溝通、服務搭建了平臺,提供了便利。
文藝要“因時而興,乘勢而變,隨時代同行,與時代同頻共振”。為了讓網絡作家更好地把握時代脈搏,承擔時代使命,聆聽時代聲音,中國作協積極組織網絡作家培訓學習,深入參與“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題實踐活動。5年來,唐家三少、耳根、孑與2、烽火戲諸侯等600余位網絡作家先后到魯迅文學院學習研修。中國作協還與中央宣傳部、中央統戰部、共青團中央以及多地作協、大學合辦培訓班等,加強網絡文學從業人員的理論武裝,堅定文化自信。多名網絡作家參加“重走長征路”、“紀念抗戰勝利90周年”等主題采風活動,經受精神洗禮,明確創作責任。
作品是時代的鏡子。中國作協已連續7年扶持超過120部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正能量網絡文學作品。自2015年起,中國作協設立中國網絡小說排行榜,已遴選推介160余部作品;2016年組織出版“優秀網絡文學作品導讀”書系;2017年與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聯合組織“優秀網絡文學原創作品推介活動”。上海作協、上海網絡作協連續4年主辦“中國網絡文學年度好作品”評選活動,浙江網絡作協舉辦兩屆“網絡文學雙年獎”。在這些評選的示范效應下,網絡文學創作格局開始轉型升級,“高峰”意識在網絡作家中萌芽,現實主義題材網絡文學作品初綻光彩,進一步推動網絡文學創作將社會價值放在首位,體現時代精神,彰顯應有之義。
5年來,為了發揮文藝評論褒優貶劣、激濁揚清的作用,有效引導網絡文學在海量創作中產生“叫得響、傳得開、留得住”的精品,中國作協開展一系列工作,推動構建網絡文學評價體系。比如,2013年7月召開全國網絡文學理論研討會,2015年起每年在上海、廣東、江蘇、浙江輪流舉辦中國網絡文學論壇,2016年設立中國作協網絡文學委員會中南大學、上海大學研究基地,2017年4月在浙江杭州成立中國作協網絡文學研究院,2017年5月在甘肅蘭州舉辦“一帶一路”中國網絡文學論壇等。中國作協和各地作協還陸續組織多場網絡文學優秀作品和創作現象研討會。幾年來,中國作協與《人民日報》《光明日報》合作,開設“網絡文學再認識”、“網絡文學面面觀”、“網絡文學新觀察”等專欄,梳理網絡文學新情況、新現象。《文藝報》自2014年起設立網絡文學評論專欄,分析作品文本,前瞻網絡文學發展。此外,浙江作協主編的《華語網絡文學研究》、廣東網絡作協創辦的《網絡文學評論》、中國作協網絡文學委員會中南大學研究基地每年編纂的《中國網絡文學年鑒》和上海網絡作協“網文新觀察”微信公眾號等,均不同程度地承載了中國網絡文學研究評論的陣地功能。
針對網絡文學作品版權保護,中國作協積極探索建立著作權保障機制,努力維護作家合法權益,2016年5月邀請文學網站代表、網絡作家與法律專家深入對話,探討網絡文學版權保護。同年7月,與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數字出版司聯合舉辦網絡文學行業自律倡議書新聞發布會,對網絡文學企業必須堅持依法經營,抵制侵權盜版,恪守行業規范和職業操守提出倡議。
5年來,在中國作協的不懈推動下,網絡文學朝著規范、有序、健康的道路前進,煥發著勃勃生機。站在新的歷史起點,網絡作家有責任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成就中汲取智慧與力量,以更加充沛昂揚的激情、更加自覺嚴肅的姿態,書寫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絢爛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