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絡文學評價標準構建的現實規制與邏輯依憑
摘要:網絡文學評價標準構建是網絡文學理論建設中的一個“元命題”。
2025-04-28
-
網絡文學“經典”應具有鮮明鏈接特征
近年來,關于“網絡文學經典”的問題,聚訟紛紜。
2025-04-26
-
網劇、網文、網游,文化“新三樣”何以走俏海外
大量網劇、網絡文學、網絡游戲走向海外,不僅豐富了文化“走出去”的品類,更推動中國文化實現破壁式傳播 贏得流量只是第一步,文化出海不能滿足于提供“電子榨菜”,還應追求價值沉淀 許多人或許沒想到,風靡國內的微短劇在國際市場上也頗受追捧。
2025-04-22
-
王熠《敦煌:千年飛天舞》:古老的文化與年輕的心跳
網絡文學自誕生起,傳統文化就是其堅實且充盈的內核和質地,玄幻、修仙等強幻想類小說、歷史題材的作品內容、人文倫理以及故事的講述方式,實質上都是傳統文化的激活性敘事。
2025-04-16
-
圖像時代,讓文學回歸文字
《十日終焉》可謂2024年以來最受關注的網絡小說之一。
2025-04-16
-
故事全球化,山西網絡文學的“數字遠征”
當數字化浪潮席卷全球時,文化“出海”成為時代命題。
2025-04-15
-
社區性而非經典性——再論網絡文學能否經典化
幾年前,筆者曾在《文藝爭鳴》雜志發表過一篇文章,名為《網絡文學的經典化是個偽命題》,引起業界爭論。
2025-04-15
-
如何讓“爽劇”更有深度
近日,根據千山茶客小說改編的《雁回時》在騰訊熱播,這是自去年《墨雨云間》創造一系列收視紀錄后,千山茶客的又一部改編劇受到熱議,再次印證了爽文、爽劇仍是市場靈藥。
2025-04-14
-
標準擴容不代表網絡文學難出經典
文學經典指經過時間鍛造,具有美學典范意義的作品。
2025-04-14
-
網絡時代:“寫作機器”與“文學工場”
內容提要 寫作機器觀念由來已久,如今已從幻想走向現實,AI 寫作已滲透多領域,人機共生創作生態即將形成 。
2025-04-11
-
卓牧閑《濱江警事》:警徽照耀下的人間煙火
中國網絡文學在市場化與藝術審美之間摸索了近三十年,在這片浩瀚的賽博星空中,現實題材作品正逐漸嶄露頭角,成為反映時代風貌、傳遞社會價值的重要力量。
2025-04-10
-
一碗新味道的沙茶面
飄蕩墨爾本《極光之意》在起點連載后,得到廣大書友的喜愛,很多人對于作者對言情小說里穿插著非物質文化遺產和傳統藝術品鑒賞的設定非常認可,這是歷史和現實的有益組合,讀者不僅看到了作者在情節的變換中處理男女感情的各種樂趣,也看到了故事中這些角色通過自己的行為或言談對于優秀傳統文化的喜愛和肯定。
2025-04-09
-
從“救世”到“破世” —— 論女性向仙俠網絡小說中的“世界”重構
【導讀】早期女性向仙俠小說構建了“救世神話”的敘事范式:女主角被宿命裹挾,以犧牲換取愛情與世界的存續。
2025-04-09
-
許婷:從紅袖添香網站模式變遷看文學空間的性別角力
摘要:紅袖添香作為國內的老牌文學網站,最初為面向女性網友的“仕女文學站”。
2025-04-08
-
驍騎校:邊界從來不是固定的,而要靠作者去開拓
3月24日,27位網絡作家帶著他們的心血之作,將簽名本鄭重贈予中國現代文學館,這些作品不僅是當下中國網絡文學的縮影,更是新時代中國精神的生動記錄,其中就包括驍騎校的《長樂里:盛世如我愿》和《下一站,彭城廣場》。
2025-04-08
-
以精耕細作培育網文精品
平均每分鐘超10萬字,這是當前我國2400萬網文作者的創作速度;另一邊,短視頻以每分鐘9萬條的速率沖刷屏幕。
2025-04-02
-
網絡文藝:新時代文藝發展的亮麗風景
2024年底,中宣部第十七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授予《陶三圓的春夏秋冬》、《濱江警事》(第1部)、《我們生活在南京》3部網絡文學作品,《漫長的季節》、《我的阿勒泰》2部網絡劇,《特級英雄黃繼光》、《浴血無名·奔襲》2部網絡電影,系列紀錄片《我們的賽場》、網絡動畫片《中國奇譚》和網絡綜藝節目《聲生不息·寶島季》等10部網絡文藝作品“優秀作品獎”。
2025-04-01
-
“空降”即“爆款”:《雁回時》如何引燃“宅斗新風潮”?
2025年3月18日,IP劇《雁回時》悄然上線騰訊視頻。
2025-03-25
-
真實與虛擬交映成輝的文學原野——網絡文學人物塑造簡論
在當今數字化時代,網絡文學如雨后春筍般蓬勃發展,其獨特的讀寫關系模式,及內容的開放性、包容性、豐富性深刻吸引了海內外大量讀者,已成為當代中國文化走向世界的一道景觀。
2025-03-21
-
《上海凡人傳》:海派文學向網絡文學的延伸
網絡文學自誕生以來,呈現出多元化創作格局。
2025-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