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驍騎校:邊界從來不是固定的,而要靠作者去開拓
3月24日,27位網絡作家帶著他們的心血之作,將簽名本鄭重贈予中國現代文學館,這些作品不僅是當下中國網絡文學的縮影,更是新時代中國精神的生動記錄,其中就包括驍騎校的《長樂里:盛世如我愿》和《下一站,彭城廣場》。
2025-04-08
-
以精耕細作培育網文精品
平均每分鐘超10萬字,這是當前我國2400萬網文作者的創作速度;另一邊,短視頻以每分鐘9萬條的速率沖刷屏幕。
2025-04-02
-
網絡文藝:新時代文藝發展的亮麗風景
2024年底,中宣部第十七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授予《陶三圓的春夏秋冬》、《濱江警事》(第1部)、《我們生活在南京》3部網絡文學作品,《漫長的季節》、《我的阿勒泰》2部網絡劇,《特級英雄黃繼光》、《浴血無名·奔襲》2部網絡電影,系列紀錄片《我們的賽場》、網絡動畫片《中國奇譚》和網絡綜藝節目《聲生不息·寶島季》等10部網絡文藝作品“優秀作品獎”。
2025-04-01
-
“空降”即“爆款”:《雁回時》如何引燃“宅斗新風潮”?
2025年3月18日,IP劇《雁回時》悄然上線騰訊視頻。
2025-03-25
-
真實與虛擬交映成輝的文學原野——網絡文學人物塑造簡論
在當今數字化時代,網絡文學如雨后春筍般蓬勃發展,其獨特的讀寫關系模式,及內容的開放性、包容性、豐富性深刻吸引了海內外大量讀者,已成為當代中國文化走向世界的一道景觀。
2025-03-21
-
《上海凡人傳》:海派文學向網絡文學的延伸
網絡文學自誕生以來,呈現出多元化創作格局。
2025-03-20
-
何常在《秘密關系》:以更直接的方式映照時代變遷
在當代中國網絡文學的版圖上,何常在始終占據著一個特殊的位置。
2025-03-20
-
有花在野《我在廢土世界掃垃圾》:廢土之上的生命意識建構
科幻小說從誕生之初就承載著對未來、社會和人類的深刻思考。
2025-03-18
-
新媒體促生大眾化文學新樣態
當下,網絡文學發展最大的特點是:一方面,網絡文學原創內容持續迭代升級,新類型的開創、類型融合和風格創新頻頻生成“爆款”,反映新職場、新情感和新經驗方面的特色更加突出,許多作品具有突出的探索性和先鋒性特點;另一方面,網絡文學及其IP轉化進一步“破圈”,更多的圈層加入網絡文學的創作、閱讀或IP轉化中,網絡文學不僅為讀者喜聞樂見,而且越來越成為日常生活的“熱梗”“熱詞”,和下游產業的業態融合也愈加密切。
2025-03-18
-
AI時代,讀者閱讀的“公共性”何在?
2019年成立的番茄小說不僅是當下最大的免費閱讀平臺,也在2024年底成為迄今為止唯一一個月活躍讀者突破2億的文學平臺。
2025-03-17
-
何常在新作《秘密關系》:真相是愛,也是人性
《秘密關系》,何常在著,花城出版社,2025年1月 讀何常在的長篇新作《秘密關系》,一直被情節里的謎團牽著走:公司小職員簡小群為何在同一個早晨卷入兩起自殺案?喜歡看書、看電影,頗有文藝情懷的史笛為何走上絕路?過著平淡、樸素、低調生活的她,又如何制定縝密的計劃,在自己死后將巨額財富留給愛的人……這些問題對于喜歡在小說中找尋快樂的人而言無疑具有極大的吸引力。
2025-03-14
-
從日常中綻放“國色芳華”
電視劇《國色芳華》改編自意千重同名小說,丁梓光執導,張鳶盎編劇,楊紫、李現領銜主演。
2025-03-14
-
網絡文學應該成為出版的新領地
在互聯網和數字技術浪潮的推動下,圍繞創作和傳播形成了新的文學生產機制。
2025-03-12
-
網絡文學的“變”與“不變”
近年來,網絡文學的傳播范圍持續拓展,影響力與日俱增,從草根圈層逐步邁向主流視野,從本土走向國際舞臺,網絡作家群體也在不斷更新迭代、成長蛻變。
2025-03-11
-
器官的融合怪:大數據下的分眾隱喻——以《從紅月開始》為例
摘要:《從紅月開始》這部小說以“精神污染”為核心設定,借助克蘇魯的想象力,描繪出眾人的情緒或欲望融合為巨大精神怪物的景象。
2025-03-11
-
肖映萱:歷史、叢林與權力關系中的女性——古代言情網絡小說的“反言情”主題
摘 要:古代言情網絡小說雖有“言情”之名,卻始終存在著“反言情”的主題與 書寫絡脈。
2025-03-10
-
《濾鏡》:桐華如何用“癲劇”撬動2025現偶市場?
2025年2月,國內現偶劇市場迎來激烈競爭,《難哄》《愛你》等劇集同期熱播,而《濾鏡》憑借其獨特的敘事風格與創新設定,成為當月現象級作品。
2025-03-06
-
網文獨家丨2024青年學人看網文:若是月亮還沒來
2024年對于網絡文學來說又是風云詭譎的一年,于激蕩中站穩腳跟,于危機中促發新生。
2025-02-27
-
網絡文學的兩個傳統,由《大奉打更人》說開去
由網絡小說《大奉打更人》改編的同名影視劇已經收官,收獲了不少書粉的支持,影視劇內容雖是節選小說的前半部分,整體結構還是較為完整。
2025-02-21
-
AI不是對寫作的威脅,而是有力工具
概括地說,AI利用大數據技術,通過對既有海量文學作品的分析,發現并運用復雜的媒介文學寫作規律建立起媒介文學話語寫作的數據模型,從而能夠按寫作者的指令要求進行文學寫作,已成為現實。
2025-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