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巖畫實現世界遺產零的突破
寧明花山巖畫全景圖 寧明花山巖畫局部 本報記者 劉修兵 攝 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一幅巨大卷軸在場地中央緩緩展開,最先出現在卷軸上的,是一組獨特的人像,人像都雙手上舉,兩腳下蹲。
2016-07-18
-
2500年前的木箜篌再現真容
“新疆古代舞樂文物展”在京展出120件珍貴文物 2500年前的木箜篌再現真容 這件木箜篌是世界出土年代最早的撥弦古樂器。
2016-07-18
-
幾度風行闊腳褲
北朝陶俑 這兩年又流行起闊腳褲,尤其是2016年,時尚人士敏銳地抓住這一潮流,極力設計出同為闊腳褲卻又五花八門廓形的下裝,好像是呈現出一種新貌。
2016-07-18
-
砸爛青銅神樹 表達敬畏之情?
鎮館之寶 青銅神樹,夏代晚期青銅器,1986年出土于四川廣漢三星堆遺址,收藏于四川三星堆博物館。
2016-07-18
-
華藝淘珍 品類紛呈
清乾隆 仿定窯龍鳳紋燈籠瓶 華藝淘珍第8期拍賣會將于7月22日—24日舉行,呈獻中國書畫、當代藝術、古董珍玩、珠寶鐘表等門類逾1100件拍品。
2016-07-18
-
周叔弢怒燒假經卷
北齊 天保九年《羯摩經》卷 隋 開皇十三年楷書《禪數雜事》卷 周叔弢先生不但是著名的藏書家、藏畫家,同時還是戰國秦漢璽印和敦煌遺書的收藏家。
2016-07-17
-
六千件古陶瓷入藏北師大
六千件古陶瓷藏品昨天入藏北京師范大學,該校將之命名為“京師瓷”。
2016-07-14
-
陜西石鼓山西周墓地主人系姜太公之女
出土的青銅器 出土的青銅禁,是一種放酒樽的器座,類似于酒桌。
2016-07-14
-
這些地方的文物可還安好
湖南、湖北、安徽等地暴雨頻降 這些地方的文物可還安好 湖南江永縣文峰塔在暴雨中坍塌 被淹后的安徽桐城孔城老街 湖北鄂州市觀音閣淹水前后對比圖 郜 磊 本報記者 李佳霖 駐湖北記者 王永娟 連日來,湖南、湖北、安徽等地連續降雨,致使多地出現嚴重的洪澇災害。
2016-07-14
-
元世祖出獵圖
元世祖出獵圖(絹本) 縱182.9厘米 橫104.1厘米 劉貫道 現藏臺北故宮博物院 《元世祖出獵圖》在元代人物畫中屬于全景式大尺幅作品。
2016-07-13
-
文徵明三友圖卷
局部 《三友圖》卷,明,文徵明作,紙本,設色,縱26.1cm,橫475.5cm. 本幅款署:“壬寅九月徵明。
2016-07-13
-
項圣謨大樹風號圖軸
《大樹風號圖》軸,明,項圣謨作,紙本,設色,縱115.4cm 橫50.4cm. 有學者認為此圖是一幅寓意懷念故國的人物畫,是項圣謨在明王朝滅亡以后創作的,表達了他對故國的懷念和寄托著深沉的哀思。
2016-07-13
-
走進傳統村落:桃坪羌寨村落里的“文物生意”
受訪者供圖。
2016-07-13
-
布達拉宮珍貴壁畫臨摹唐卡亮相
由藏族唐卡勉薩派國家級非遺傳承人羅布斯達在修復布達拉宮倫朗殿壁畫的同時臨摹的18幅唐卡日前在拉薩展出,這不僅為日后布達拉宮壁畫復原和其他寺院臨摹提供了參照樣本,還成為研究壁畫技藝的重要參考對象。
2016-07-13
-
昌吉市樓莊子發現古墓群
墓葬中出土的文物(網絡截圖) 銅鏡、陶罐、瑪瑙珠、銅帶扣、石紡輪……近日,昌吉市頭屯河樓莊子古墓群搶救性考古挖掘工作結束,在考古發掘出的26座墓葬中,這些陪葬品進入了大家的視線。
2016-07-13
-
焦作河道治理現一批石刻文物 部分石碑尤為珍貴
圖為發現的“清封武德騎尉張玉春之墓”碑。
2016-07-12
-
宋元書畫走俏拍場 龍頭地位難以撼動
劉貫道《紈扇六幀》 雖然今年的藝術品秋拍尚未全部拉開帷幕,但是古代書畫市場已經是“硝煙彌漫”。
2016-07-12
-
賈文忠:與古人對談金石
▲賈文忠正傳拓青銅器全形。
2016-07-12
-
宮廷御硯松花石
文玩界有一句老話叫做:文器一件,佳話千年。
2016-07-08
-
明代文學與科舉文化生態
明代文學的發展,既有文學自身的內部原因,又與政治、經濟、文化有關,其中科舉文化生態對形塑明代文學風貌發揮了顯著作用。
2016-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