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青花瓷器鑒賞:元青花綻放伊斯蘭
元青花 釉里紅開光鏤空花卉紋蓋罐 高41.2厘米 河北文物保護中心藏 元朝(1271-1368)建立后,一方面將自身的民族文化和習慣帶到了中原;另一方面,也將漢文化的優秀成分保持和發揚。
2016-07-19
-
蘇州博物館藏明清仿古山水特展
師古為徒 蘇州博物館藏 明清仿古山水特展 7月13日,“與古為徒——蘇州博物館藏明清仿古山水”特展在蘇州博物館2樓展廳舉行。
2016-07-19
-
融會貫通才能獨樹一幟
敕勒歌(漢簡隸書) 玄之又玄(木雕) 平安(蒙古文) 不久前,我來到了蒙古族書法家藝如樂圖的工作室拜訪。
2016-07-18
-
怎樣評判書法的高下
杜牧《張好好詩帖》 衛夫人正書 顏真卿《自書告身帖》(局部) 米芾《蜀素帖》 李邕《麓山寺碑》 蘇軾《黃州寒食詩帖》 康有為書法 上期談到,唐太宗李世民膜拜王羲之書法,感嘆“詳察古今,研精篆素,盡善盡美,其惟王逸少乎?”給予王羲之無以倫比的評價。
2016-07-18
-
悠久而絢麗的髹飾王國
犀云紋漆盒(元) 彩繪鴨形漆豆(戰國) 雕填云龍紋梅花形漆盒(明) 漆藝初始 漆器是中華民族對人類文明的一大奉獻。
2016-07-18
-
《印學研究》推出第八、九輯
由山東博物館編、呂金成主編的《印學研究》連續推出的第八輯《安丘印派研究專輯》、第九輯《安丘張氏印譜》,已由文物出版社同時出版發行。
2016-07-18
-
后母戊鼎背后的故事
《殷墟》特種郵票“后母戊鼎” 7月13日,中國郵政發行《殷墟》特種郵票,其中第二枚“青銅器”的圖案是國家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司母戊鼎,現稱“后母戊鼎”。
2016-07-18
-
中國巖畫實現世界遺產零的突破
寧明花山巖畫全景圖 寧明花山巖畫局部 本報記者 劉修兵 攝 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一幅巨大卷軸在場地中央緩緩展開,最先出現在卷軸上的,是一組獨特的人像,人像都雙手上舉,兩腳下蹲。
2016-07-18
-
2500年前的木箜篌再現真容
“新疆古代舞樂文物展”在京展出120件珍貴文物 2500年前的木箜篌再現真容 這件木箜篌是世界出土年代最早的撥弦古樂器。
2016-07-18
-
幾度風行闊腳褲
北朝陶俑 這兩年又流行起闊腳褲,尤其是2016年,時尚人士敏銳地抓住這一潮流,極力設計出同為闊腳褲卻又五花八門廓形的下裝,好像是呈現出一種新貌。
2016-07-18
-
砸爛青銅神樹 表達敬畏之情?
鎮館之寶 青銅神樹,夏代晚期青銅器,1986年出土于四川廣漢三星堆遺址,收藏于四川三星堆博物館。
2016-07-18
-
華藝淘珍 品類紛呈
清乾隆 仿定窯龍鳳紋燈籠瓶 華藝淘珍第8期拍賣會將于7月22日—24日舉行,呈獻中國書畫、當代藝術、古董珍玩、珠寶鐘表等門類逾1100件拍品。
2016-07-18
-
周叔弢怒燒假經卷
北齊 天保九年《羯摩經》卷 隋 開皇十三年楷書《禪數雜事》卷 周叔弢先生不但是著名的藏書家、藏畫家,同時還是戰國秦漢璽印和敦煌遺書的收藏家。
2016-07-17
-
六千件古陶瓷入藏北師大
六千件古陶瓷藏品昨天入藏北京師范大學,該校將之命名為“京師瓷”。
2016-07-14
-
陜西石鼓山西周墓地主人系姜太公之女
出土的青銅器 出土的青銅禁,是一種放酒樽的器座,類似于酒桌。
2016-07-14
-
這些地方的文物可還安好
湖南、湖北、安徽等地暴雨頻降 這些地方的文物可還安好 湖南江永縣文峰塔在暴雨中坍塌 被淹后的安徽桐城孔城老街 湖北鄂州市觀音閣淹水前后對比圖 郜 磊 本報記者 李佳霖 駐湖北記者 王永娟 連日來,湖南、湖北、安徽等地連續降雨,致使多地出現嚴重的洪澇災害。
2016-07-14
-
元世祖出獵圖
元世祖出獵圖(絹本) 縱182.9厘米 橫104.1厘米 劉貫道 現藏臺北故宮博物院 《元世祖出獵圖》在元代人物畫中屬于全景式大尺幅作品。
2016-07-13
-
文徵明三友圖卷
局部 《三友圖》卷,明,文徵明作,紙本,設色,縱26.1cm,橫475.5cm. 本幅款署:“壬寅九月徵明。
2016-07-13
-
項圣謨大樹風號圖軸
《大樹風號圖》軸,明,項圣謨作,紙本,設色,縱115.4cm 橫50.4cm. 有學者認為此圖是一幅寓意懷念故國的人物畫,是項圣謨在明王朝滅亡以后創作的,表達了他對故國的懷念和寄托著深沉的哀思。
2016-07-13
-
走進傳統村落:桃坪羌寨村落里的“文物生意”
受訪者供圖。
2016-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