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溫柔的時代回望引發強烈共鳴
年代生活情感劇《小巷人家》近日在芒果TV迎來大結局,湖南衛視也即將正式收官。
2024-11-22
-
賈樟柯:賦予故事更悠長的生命力
賈樟柯導演歷經22年拍攝、制作的電影《風流一代》將于今日上映。
2024-11-22
-
生活深處長出歷久彌新的典型人物形象
第37屆中國電影金雞獎頒獎典禮暨2024年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閉幕式上,劇作家徐光耀榮獲中國文聯終身成就獎 在第37屆中國電影金雞獎頒獎典禮暨2024年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閉幕式上,發生了這樣感人的一幕:當現場公布今年的中國文聯終身成就獎(電影)授予電影劇作家徐光耀與導演謝飛時,全場嘉賓、觀眾自發起立鼓掌,向兩位老藝術家致以崇高敬意。
2024-11-22
-
傳統文化視頻為何越來越受歡迎
11月12日,傳統文化短視頻創作者李子柒在停更數年后,正式回歸大眾視野。
2024-11-22
-
文德斯的平淡和激烈交織成《完美的日子》
獲評“為文藝青年量身打造的電影”,《完美的日子》最初的片名叫“木漏日”,這個日語詞匯形容陽光從樹葉縫隙里漏下的樣子。
2024-11-21
-
從三個維度探索電影的主流價值表達
伴隨中國電影產業的快速發展,創作觀念亦在不斷演進。
2024-11-21
-
敘事美學的轉型與挑戰
短劇是短篇電視劇、短篇網絡劇的統稱,具有篇幅短小、內容精煉、情節緊湊等特點,本質上還是一種傳統劇集。
2024-11-21
-
微短劇爆火,“迷你”敘事何以風靡
短劇出圈,長劇變短。
2024-11-21
-
《上甘嶺》:彰顯硝煙深處的大愛與忠誠
由中央電視臺、優酷、博納影業聯合出品的電視劇《上甘嶺》,多視角、多維度、全景式地回顧了上甘嶺戰役的全過程,帶領觀眾穿越時空,重回炮火硝煙中的抗美援朝戰場,感受其中所蘊含的強大精神力量。
2024-11-21
-
《好東西》:新一代導演在拍一種很新的電影
電影《好東西》劇照 看完《好東西》的觀眾都會一個共同的觀感:雖然這部影片處理的兩性話題十分犀利,但它的質感卻是溫和、調皮和輕盈的。
2024-11-20
-
中國短片演繹成長故事
“太夢幻了!”再次想起自己憑借本科畢設作品《老三》闖入釜山國際電影節的情形,中國傳媒大學學生王梓銘還是難掩興奮。
2024-11-20
-
舞臺電影:從“保存資料”到“形成類型”
觀察近來的電影市場,多部與舞臺藝術相關的作品被搬上大銀幕,受到觀眾歡迎。
2024-11-20
-
讓藝術電影從小眾走向大眾
近年來,我國藝術電影迎來了一波新發展。
2024-11-20
-
打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命共同體敘事
近年來,隨著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取得矚目成就,自然生態類紀錄片也實現了跨越式發展。
2024-11-19
-
綜藝節目助力鄉村全面振興
從遼闊邊疆到海上島嶼,再到田間地頭,《燃燒的月亮》《田間的少年》《種地吧》《人不怕出名豬不怕壯》《島嶼少年》《山水間的家》等一系列農業題材綜藝用田園美景和自然韻味撥動了廣大觀眾的心弦。
2024-11-14
-
諜戰劇創新從打破固化模式開始
從《敵營十八年》《永不消逝的電波》《保密局的槍聲》,到《暗算》《潛伏》《懸崖》《黎明之前》,再到《偽裝者》《借槍》《紅色》,諜戰劇始終受到市場的青睞。
2024-11-13
-
影視作品呈現出新的藝術特質
當下,中國影視業繁榮發展,讓受眾擁有充沛的選擇可能,受眾的審美水平在大量日常觀看中不斷提高,反過來又推動創作者努力創新,催化影視作品藝術特質的流變。
2024-11-13
-
“寫年代,要讓人物行動于柴米油鹽中”
近日,由正午陽光出品、改編自大米同名小說的電視劇《小巷人家》在湖南衛視、芒果TV熱播,劇中溫暖而有韻味的小巷生活,再度喚醒了觀眾的集體記憶。
2024-11-13
-
微短劇引發微視聽業態加速升級
微短劇作為全媒體傳播格局下的融合敘事樣態,它既是短視頻業態向高級階段發展的必然結果,也是長視頻平臺面對視聽消費新業態的戰略選擇。
2024-11-13
-
可見的時間,看不見的國之盾
為捍衛國家安全,吳豫追諜19年,一件事一輩子,不死不休。
2024-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