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茅善玉:“紫竹調”里蘊新聲
全國政協委員 茅善玉(口述) 本報記者 謝穎(采訪整理) 茅善玉 2017滬劇交響音樂會上的茅善玉 滬劇《鄧世昌》劇照 編者按:雞年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上,上海分會場7分鐘的表演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
2017-02-04
-
楊麗萍:停不下來的舞步
1月29日,楊麗萍身著一襲紅袍,來到云南大理雙廊鎮的海街藝術空間。
2017-02-03
-
專訪關牧村:春晚求新求變 藝術傳承靠"傳幫帶"
女中音歌唱家關牧村接受記者的采訪 關牧村與湯沐海參與郎朗天津新年演奏會 每年的央視春晚都會在《難忘今宵》的旋律中落下帷幕,這已經成為了幾代中國觀眾的回憶。
2017-01-30
-
央視春晚總導演楊東升人氣偶像表現令人滿意
2017年央視春晚直播前,總導演楊東升為這臺晚會定下了目標:“我們希望能當‘三好學生’——好聽,好看,好笑,尤其是語言類節目,希望令觀眾會意、真心的笑出來。
2017-01-30
-
閻維文:站好最后一班崗把舞臺讓給年輕人
在今年的央視春晚上,著名男高音歌唱家閻維文和女高音歌唱家殷秀梅合作一曲《壯麗航程》,慷慨激昂,感人至深。
2017-01-30
-
我們相逢在春天
【“中國夢”主題第四批新創作歌曲】 “金猴辭舊歲,雄雞報春來。
2017-01-27
-
彭于晏:我老了之后還挺帥
《乘風破浪》海報 正值新春佳節,彭于晏也專門為現代快報/ZAKER南京的讀者們送上祝福,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健健康康,開開心心。
2017-01-26
-
楊洪基:只要觀眾喜歡我會一直唱下去
如果一個76歲的老人每周都要去健身房健身練器械,你一定會由衷地投去敬佩的目光,而這一習慣從年輕時開始一直堅持從未間斷。
2017-01-26
-
作為電視人的金星
金星 雖然金星的社會標簽仍然是舞者,這是她出道的本業,她自己也曾說過,賺錢是為了養活自己的舞團,不過在當下的大眾視野中,金星的社會角色或者說更有存在感的身份,則是一個主持人乃至電視人。
2017-01-26
-
用紙質出版“縫合時間”
畢業于英國圣安德魯斯大學藝術史和倫敦蘇富比學院藝術與商業雙碩士的藝術史學者、青年收藏家楊好目前在中央美術學院教授文藝復興藝術史。
2017-01-26
-
張國立:要文化自信而非收視自信
去年11月,五年一度的文代會在京召開。
2017-01-26
-
郎朗成國家大劇院駐院藝術家
在國際上,樂團、音樂廳等常與頂尖藝術家聯手,以駐院或駐團藝術家的方式展開合作。
2017-01-26
-
鄧超:打動我的點太多 觀眾會從頭笑到尾
韓寒新片《乘風破浪》主演鄧超: 打動我的點太多 觀眾會從頭笑到尾 《乘風破浪》中鄧超造型(資料圖片) 即將到來的雞年大年初一當天,共有6部新片同日公映,“春節檔”的大銀幕將競爭激烈。
2017-01-25
-
鞏俐:一個影后的自我修養
如果這世上有一門學科叫“鞏俐學”,我可能已經拿到博士學位。
2017-01-25
-
《西游記》曲作者:中央音樂學院沒考“登登等燈”
最近,一道據傳是2017年中央音樂學院入學考試的選擇題,火爆網絡。
2017-01-24
-
難忘的背影
周正 1960年,周正在《以革命的名義》中飾演列寧 朗誦中的周正 在父親87年的生涯中,他有過兩次事業的高峰。
2017-01-23
-
“讓年畫不斷傳承綿延下去”——訪國務院參事、天津大學教授馮驥才
“東方大地上的人文奇花”,國務院參事、天津大學教授馮驥才這樣形容中國傳統木版年畫。
2017-01-22
-
呂嘉:大劇院不能只當“二傳手”
新年伊始接任國家大劇院音樂藝術總監 呂嘉:大劇院不能只當“二傳手”更要做“開發商” 新年開始,著名指揮家呂嘉從原國家大劇院音樂藝術總監陳佐湟手上接過重任,成為集國家大劇院音樂藝術總監、歌劇藝術總監和管弦樂團首席指揮于一身的音樂家。
2017-01-20
-
擁有藝術影院,是一種幸福
侯孝賢 作為光點的創辦人,侯孝賢百忙之中偶爾也會來這里看場電影,會會朋友。
2017-01-19
-
總編導劉國超“民歌匠心”十三年
“誰想花錢受氣,就去搭臺唱戲。
2017-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