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彭于晏:我老了之后還挺帥
《乘風破浪》海報 正值新春佳節,彭于晏也專門為現代快報/ZAKER南京的讀者們送上祝福,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健健康康,開開心心。
2017-01-26
-
楊洪基:只要觀眾喜歡我會一直唱下去
如果一個76歲的老人每周都要去健身房健身練器械,你一定會由衷地投去敬佩的目光,而這一習慣從年輕時開始一直堅持從未間斷。
2017-01-26
-
作為電視人的金星
金星 雖然金星的社會標簽仍然是舞者,這是她出道的本業,她自己也曾說過,賺錢是為了養活自己的舞團,不過在當下的大眾視野中,金星的社會角色或者說更有存在感的身份,則是一個主持人乃至電視人。
2017-01-26
-
用紙質出版“縫合時間”
畢業于英國圣安德魯斯大學藝術史和倫敦蘇富比學院藝術與商業雙碩士的藝術史學者、青年收藏家楊好目前在中央美術學院教授文藝復興藝術史。
2017-01-26
-
張國立:要文化自信而非收視自信
去年11月,五年一度的文代會在京召開。
2017-01-26
-
郎朗成國家大劇院駐院藝術家
在國際上,樂團、音樂廳等常與頂尖藝術家聯手,以駐院或駐團藝術家的方式展開合作。
2017-01-26
-
鄧超:打動我的點太多 觀眾會從頭笑到尾
韓寒新片《乘風破浪》主演鄧超: 打動我的點太多 觀眾會從頭笑到尾 《乘風破浪》中鄧超造型(資料圖片) 即將到來的雞年大年初一當天,共有6部新片同日公映,“春節檔”的大銀幕將競爭激烈。
2017-01-25
-
鞏俐:一個影后的自我修養
如果這世上有一門學科叫“鞏俐學”,我可能已經拿到博士學位。
2017-01-25
-
《西游記》曲作者:中央音樂學院沒考“登登等燈”
最近,一道據傳是2017年中央音樂學院入學考試的選擇題,火爆網絡。
2017-01-24
-
難忘的背影
周正 1960年,周正在《以革命的名義》中飾演列寧 朗誦中的周正 在父親87年的生涯中,他有過兩次事業的高峰。
2017-01-23
-
“讓年畫不斷傳承綿延下去”——訪國務院參事、天津大學教授馮驥才
“東方大地上的人文奇花”,國務院參事、天津大學教授馮驥才這樣形容中國傳統木版年畫。
2017-01-22
-
呂嘉:大劇院不能只當“二傳手”
新年伊始接任國家大劇院音樂藝術總監 呂嘉:大劇院不能只當“二傳手”更要做“開發商” 新年開始,著名指揮家呂嘉從原國家大劇院音樂藝術總監陳佐湟手上接過重任,成為集國家大劇院音樂藝術總監、歌劇藝術總監和管弦樂團首席指揮于一身的音樂家。
2017-01-20
-
擁有藝術影院,是一種幸福
侯孝賢 作為光點的創辦人,侯孝賢百忙之中偶爾也會來這里看場電影,會會朋友。
2017-01-19
-
總編導劉國超“民歌匠心”十三年
“誰想花錢受氣,就去搭臺唱戲。
2017-01-19
-
王寶強:《大鬧天竺》是我的中國夢
王寶強的“朋友圈”真是強大,其導演首秀《大鬧天竺》將于大年初一上映,王寶強也開始了密集宣傳,每次更是曝光明星朋友。
2017-01-19
-
林友聲:“低調”與“奢華”兼具的指揮家
土生土長的上海指揮家 2016年,適逢上海歌劇院成立60周年,伴隨著上海歌劇院一路成長的“土生土長”的該院著名指揮家林友聲也是60歲。
2017-01-18
-
楊菲:梅花大鼓是一個有傲骨的曲種
楊菲演出照 楊菲,一個曲藝界響當當的名字,她是北京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梅花大鼓”傳承人、中國曲藝牡丹獎得主,解放軍藝術學院、中央民族大學客座教授。
2017-01-18
-
眾人追思賈作光:天上一鴻雁 人間一舞神
上世紀50年代,賈作光演出《鄂爾多斯》。
2017-01-18
-
“喜羊羊之父”講述靈感來源
1月19日(周四)22:00,由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廣東省總工會、廣東廣播電視臺聯合主辦,廣東衛視承辦制作的《2016技行天下——匠人匠心》將播出第五集“創新”篇。
2017-01-18
-
李小璐不拒裝嫩不怕扮老
提起李小璐的作品,觀眾總能想起《奮斗》、《金太狼的幸福生活》中古靈精怪的角色,嘴快心軟、倔強善良,這種戲路一直是李小璐最為擅長的。
2017-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