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讓改革的信念在磨礪中歷久彌堅
中國雜技團作為全國首批文化體制改革試點單位于2006年12月實現轉制掛牌經營。
2016-12-05
-
大運河是一部沒有句號的史詩
崔巍近照 “最近又有什么新作品? ”很多朋友見了浙江省舞協主席、杭州歌舞劇院院長崔巍,都會問這個問題,這讓她有些難為情。
2016-12-05
-
丁聰百年,漫畫一生
丁聰自畫像。
2016-12-04
-
“把音樂評論的權利交給觀眾”——訪指揮家卞祖善
攝影 姚文生 “我與音樂本無緣,是音樂選擇了我,我也選擇了音樂,音樂改變了我的人生,也改變了我的個性。
2016-12-03
-
藝術是“閑”出來的而不是“忙”出來的
2015年底《尋龍訣》公映后,黃渤主演的電影票房總收入已經超過了60億元人民幣,他也從一年前的“50億先生”升格為“60億先生” 。
2016-12-03
-
習近平總書記文代會重要講話是馬克思主義文藝觀中國化最新成果
習近平總書記在第十次全國文代會、第九次全國作代會上的重要講話是文藝工作座談會講話的繼續和發展,可以看作是馬克思主義文藝觀、毛澤東文藝思想特別是延安文藝座談會講話精神與時俱進的最新成果,既是馬克思主義文藝觀中國化的最新成果,也是毛澤東文藝思想在新的時代的繼承和發展,它們是一脈相承的。
2016-12-03
-
對話王世襄:“我愛文化愛到了極點”
2000年李輝與王世襄合影 王世襄與夫人在芳嘉園小院的家門口 袁荃猷畫王世襄聽秋圖 王世襄作品 11月28日,是王世襄先生祭日。
2016-12-03
-
創新力正在凍土層下涌動——專訪中國電影評論學會副會長趙軍
這個沉寂期不會很久,很多新的觀念都在凍土層下面涌動,準備來年的爆發。
2016-12-02
-
戲比天大 藝無止境
王陽娟 因工作關系,我需要認識王陽娟。
2016-12-02
-
銀幕多了,技術升級了,人們期待更多優秀作品誕生
李雪健 孟祥寧攝 馮小寧 在聆聽了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文聯十大、中國作協九大開幕式上的講話后,代表們沉浸在振奮和喜悅當中,也引發了思考。
2016-12-02
-
從傳統萃取精華,為人民創作精品
史依弘(左)和谷好好。
2016-12-02
-
三十多年行走康巴的藝術沉淀
“山的那邊,是漢族和彝族人住,這邊是我們藏族人,貢嘎山是大家的” ,國產電影《貢嘎日噢》中短短的一句話,卻道出了影片的核心內涵——傳遞藏漢民族和諧相處、民族團結進步的正能量。
2016-12-01
-
融入生活走進人民,作品才能“完整”
記者:第十次全國文代會在文藝界的期盼中勝利開幕了,習近平總書記在開幕式上發表了重要講話。
2016-12-01
-
讓自己的心永遠隨著人民的心而跳動
走出方寸天地才能閱盡大千世界——訪電影表演藝術家秦怡 95歲高齡的電影表演藝術家秦怡參加了此次全國文代會。
2016-12-01
-
成龍:中國人講話沒人聽的時代過去了
奧斯卡終身成就獎領獎歸來,本報記者專訪成龍—— “中國人講話沒人聽的時代過去了” 美國洛杉磯時間11月12日晚,動作明星成龍身著黑色絲光的長衫,領取了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頒發的奧斯卡終身成就獎。
2016-12-01
-
姜嘉鏘鉆研古詩詞上癮
81歲的著名歌唱家姜嘉鏘站講臺活像一個大學教授。
2016-11-30
-
成龍:用生命完成每一部電影
成龍,從影56年,已拍攝制作了超過200部從1971年到2016年,成龍每一年至少有一部電影上映,從未間斷。
2016-11-30
-
對自己負責 對觀眾負責——訪電影《血樣年華》主演鞏崢
《血樣年華》劇照 《羋月傳》劇照 11月,對演員鞏崢來說,是一個收獲季。
2016-11-30
-
長城腳下,是沉甸甸的歷史存在——訪第十次全國文代會代表、河北省攝協副主席楊越巒
楊越巒長城主題攝影作品 “河北攝影人應該更多地關注河北的本土攝影題材,培養本土意識。
2016-11-30
-
找事做,做好事,團結起來為民樂——訪第十次全國文代會代表、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會長劉錫津
30年前,一群熱愛民族管弦樂事業的人,為了民族音樂的發展大計聚集在一起,他們成立了一個令音樂界矚目的藝術家團體——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
2016-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