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動新時代藝術創作高質量發展
4月18日,江蘇省藝術創作工作會議在南京召開。
2018-04-24
-
在差異中尋求共性
緬甸語配音版電視劇《李小龍傳奇》開播儀式現場 隨著首部用緬甸語配音的中國電視劇《金太狼的幸福生活》于2013年在緬甸開播,越來越多的緬甸語配音版中國電視劇受到緬甸觀眾的歡迎。
2018-04-24
-
傳統文化迎來復興機遇
前不久,第三屆《中國詩詞大會》隆重收官,來自杭州的外賣小哥雷海為奪得總冠軍,一時成為坊間熱議。
2018-04-24
-
樸實無華的真誠如芳香留存
4月11日晚,國家大劇院的戲劇場內,有人抽泣,有人抹眼淚。
2018-04-23
-
從生命倫理學探索都市新情感
“現在都市劇已經走到了拐點上,原來都市劇追求偶像化和婆婆媽媽的橋段,現在這些都不太靈了,都市劇已經走入了瓶頸期。
2018-04-23
-
避免主題“偏題跑調” 質量“縮水減質”
《保嬰記》 “《松毛嶺之戀》開掘本土紅色資源,以歌劇的形式回望革命歷史,實現了歷史與現實的貫通,但該劇的提升空間依然很大,女主人公內心的復雜性、深刻性開掘不足,劇情的合理性、邏輯性有待加強,導演的場面處理和細節呈現尚需進一步打磨。
2018-04-23
-
俯下身子,發現微觀世界的昆蟲之美
動畫電影《昆蟲總動員2》劇照 法國動畫電影《昆蟲總動員》2014年登陸中國院線,在取得超過3000萬元票房的同時,也收獲了良好的口碑。
2018-04-20
-
不止是古老劇種的研究
一本關于古老戲劇研究的書,極有可能流于一般的學術著作。
2018-04-20
-
古村落保護如何留住鄉愁
4月14日,國際古跡遺址理事會歷史村鎮科學委員會(ICOMOS/CIVVIH)亞太分委會在北京清華大學成立。
2018-04-20
-
相聲的創演困境與發展出路
制圖:蔡華偉 我們平常習稱的“相聲”,實為“北京相聲”。
2018-04-20
-
他最拿手的是從細部搭建人物靈魂
役所廣司的代表作之一《我的母親手記》,他在片中飾演一位作家。
2018-04-20
-
如何從歷史礦藏中挖掘中國故事的巨大能量
有賴于從古至今廣泛流傳民間的三國故事、曲藝與三國戲,“三國”題材是影視圈的絕佳IP。
2018-04-20
-
中國文化海外傳播的新載體
邊講話,邊做著手勢,眼睛中充滿對腳下這個東方國家的好奇,來自意大利馬切拉塔大學的學生朱麗亞·馬爾凱蒂第一次來到中國,她十分興奮。
2018-04-20
-
他們相信每個人的價值,相信人類有未來
詹姆斯·卡梅隆潛入海底探險的好奇心,是他創造新銀幕現實的最重要力量。
2018-04-19
-
讓民族復興的征程充滿英雄氣魄
“聰明秀出,謂之英;膽力過人,謂之雄。
2018-04-19
-
田漢精神依然激勵我們前行
2018年是田漢誕生120周年和逝世50周年。
2018-04-19
-
文化館專業干部應成為群眾文藝的領頭雁
文化館專業干部能夠在文學藝術創作中成績卓著,或在公共文化理論研究方面卓有成效,都不是容易的事情。
2018-04-19
-
短視頻不能短視線
最近,有關部門針對低俗網絡視聽產品打出“組合拳”。
2018-04-19
-
新供求關系正改變中國電影市場格局
2017年,中國電影票房559.1億元,與2016年相比增長近20%,這樣的好成績打消了人們對于“中國電影業拐點將至”的擔憂。
2018-04-19
-
藝術衍生品背后的版權隱憂
故宮博物院推出的“俏格格娃娃”。
2018-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