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不只是故事,更是歷史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
2025-09-02
-
齋堂烽火昭忠勇 平西血淚映山河
群山環抱的門頭溝齋堂地區,東可達京師,西至河北,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
2025-09-01
-
碧血長江流不盡——上海兵在新四軍
浦江兒女多奇志。
2025-09-01
-
誰是茅麗瑛?
要不是特務們逃離現場時做賊心虛,把車里的燈全關了,路上的巡捕就不會起疑,就不會攔車檢查,就不會互相槍戰,就不會打壞輪胎,也就難以被人如此細節清楚、確鑿無疑地目擊:那夜“將近七時三十分”,“一輪已告泄氣”的“黑色汽車一輛”,駛入“極司菲爾路”。
2025-09-01
-
淮南記憶:戰火中的生命長歌
1937年,盧溝橋的槍聲,撕開了和平的假象,上海“八一三”的硝煙未散,南京便在寒冬中淪陷。
2025-08-28
-
淮南記憶:戰火中的生命長歌
1937年,盧溝橋的槍聲,撕開了和平的假象,上海“八一三”的硝煙未散,南京便在寒冬中淪陷。
2025-08-27
-
烽火間隙的酬唱和風雅
翻檢我國族歷史,常有文明被野蠻摧敗處。
2025-08-27
-
龍華英魂與不滅記憶
杜重遠用過的皮箱。
2025-08-26
-
傳承與弘揚東北抗聯精神
從1931年九一八事變至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東北抗日聯軍(以下簡稱“東北抗聯”)歷經14年艱苦卓絕的斗爭,形成了偉大的東北抗聯精神。
2025-08-20
-
《拂曉報》的“游擊辦報”實踐
1938年9月29日,彭雪楓受到一張墻報啟發,隨即于今河南省確山縣竹溝鎮創刊《拂曉報》。
2025-08-18
-
日本投降后,他代表中國參加東京審判
80年前的今天,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
2025-08-18
-
這座鄉間木橋,和葉挺將軍有何關系?
在安徽省宣城市涇縣云嶺鎮的羅里村 綠油油的稻田間 有一條葉子河 河上有一座小橋 橋長不過八米,寬不過兩米 ??位于新四軍軍部舊址紀念館的葉挺橋(7月15日攝)。
2025-08-18
-
抗戰名將用相機記錄烽火歲月
呂公良使用過的相機 段蘇權使用過的相機 文物是歷史最好的見證。
2025-08-15
-
中央蘇區的第一份對日戰爭宣言
1932年4月21日,《紅色中華》報公開發表《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宣布對日戰爭宣言》 1932年4月15日,《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宣布對日戰爭宣言》(以下簡稱《宣言》)在江西瑞金發布,這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工農民主政權第一份抗日檄文,標志著我們黨及其領導的蘇維埃政府公開對日宣戰,展現了中國共產黨以民族大義為重、率先扛起抗日大旗的歷史擔當。
2025-08-15
-
綁腿見證沙場榮光
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里收藏著一條粗布綁腿,它的主人是新四軍第6師16旅政委廖海濤。
2025-08-15
-
多次“穿越”交通線的印章
徐萬滿 徐萬滿的印章套及印章 攝影:蔡岫 在平北抗日戰爭紀念館的一層展區,展示著一枚小巧別致的印章,為館藏三級文物。
2025-08-13
-
縫在衣服里的《共產黨人》
在平北抗日戰爭紀念館的一層展區,展示著一本已經發黃的豎版刊物《共產黨人》,封面為牛皮色,扉頁印著:“共產黨人”和“第十九期”等字樣。
2025-08-13
-
臺灣赤子亦有熱血丹心
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的全民族抗戰展區,我們能夠看到港澳臺胞與海外華人華僑以及國際友人的抗日義舉,毫無疑問,這場全民抗日的戰場不僅僅在中國大陸,而是遍布世界各地。
2025-08-06
-
冀中軍民筑起“地下長城”
還記得電影《地道戰》的開頭嗎?“鐺鐺鐺……”急促的鐘聲響起,全村民兵迅速集結在了大槐樹下。
2025-08-04
-
在我們的江面上,日寇曾炸毀了我們的船
1938年10月的武漢,日寇已兵臨城下。
2025-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