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在一片天空下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兩鄉。
2023-04-28
-
李東華:兒童文學主題性寫作的審美新質
當下兒童文學創作在朝向更為遼闊、更為繁復的經驗敞開,在這方面主題性寫作功不可沒。
2023-04-28
-
為野生動物塑造靈魂
《袋鼠媽媽歷險記》是動物小說作家雨街老師創作的“原生態動物小說”系列的其中一部,故事講述了澳洲草原上一段關于小袋鼠姐弟倆與另一群小袋鼠以及它們與它們的天敵野狗等等動物之間發生的驚險故事。
2023-04-26
-
喬世華:仰望星空,思索未來
艾天華絕不是那種有倚馬之才的作家,他在少兒科幻文學領域耕耘了十多載,作品屈指可數,但都挺有特色:《星際大遷移》講述遭遇劫難后流浪宇宙的遠古地球人如何與今天地球人和平相處的故事;《淚光隕石》中,兩千萬年前地球上的人類文明毀滅于核武大戰,而今天的地球人類文明面臨更嚴重的毀滅威脅;《天香》則表現星際文明之間的交流對話,走的是幽默路線,地球上臭不可聞的東西卻被異星球生命視為稀缺的“天香”,大有莊子“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的哲學思辨性。
2023-04-23
-
《跑船人的孩子》:共赴人生航程
《跑船人的孩子》是一部關于運河的小說,一部關于江南的小說,也是一部關于孩子眼中的人生樣貌的小說。
2023-04-23
-
戰爭題材文學藝術的再升華
二十一世紀出版社重磅推出張忠誠的“東北抗聯三部曲”非常有意義。
2023-04-21
-
秦文君:我希望用寫作提供一點“唯一性”
自1982年推出處女作《閃亮的螢火蟲》至今,作家秦文君與兒童文學的緣分已經超過四十載,為我們帶來了數百萬字在題材風格上各具特色的作品。
2023-04-21
-
尋找“八〇后”兒童文學作家的精神坐標
從業十五載,深耕中國原創兒童文學編輯出版的一線,有幸與老中青三代作家交流、合作,讀他們的文字,出版他們的作品,與他們建立的深厚友誼更是令我受益一生,而“80后”這代作家與我同齡,彼此之間的交往更是自在自得,心意往往了然于心,這其中,于瀟湉是我尤其心儀的一位。
2023-04-18
-
讓孩子們重回紅色經典的誕生現場
中國當代文學史上的“紅色經典”,以“三紅一創,青山保林”為代表。
2023-04-18
-
現實主義兒童小說的新突破
近年來,在打造主題出版精品圖書的催發下,一批現實主義兒童小說相繼問世。
2023-04-17
-
聽院士說科普創作
近期,由中宣部出版局協調推動、18位兩院院士親自擔任主筆,由中國編輯學會與中國科普作家協會共同主編的“院士解鎖中國科技”叢書在中國少年兒童新聞出版總社出版。
2023-04-17
-
劉海棲《乒乓響亮》:乒乓響亮 童心張揚
《乒乓響亮》插圖 最近電影《中國乒乓之絕地反擊》上映后熱議不斷,有網友表示,沒想到中國的乒乓球還會有低谷。
2023-04-17
-
《裝在口袋里的爸爸之元宇宙少年》:一段“元宇宙”冒險之旅
童話作為一種幻想性文體,作品中故事產生的背景,人物活動的場所都發生在虛擬的空間。
2023-04-12
-
童年不僅是存在的深井,亦是人類的歸程
論及“童年”,古今中外向來不乏深掘與禮贊,與“發現童年”息息相關的熱議話題是:歷史中的兒童是如何被發現或發明的?發現或發明兒童的是些什么人?他們在何種維度上關注兒童?然而,無論作為“發明”還是“發現”,關鍵的問題并不是對于兒童究竟在歷史上哪一個階段被發明或發現的蓋棺論定,而是兒童在不同時期是如何被理解甚至被誤解的。
2023-04-10
-
金波:感受、思考和對談
兩位先生坐在燕園·泰康之家園區的長椅上,展開關于童年的暢談,攝于2022年5月。
2023-04-10
-
錢理群、金波:我與童年的思考和對談
論及“童年”,古今中外向來不乏深掘與禮贊。
2023-04-10
-
溫情與童趣的對話——讀長篇小說《雪山上的達娃》
軍旅作家裘山山榮獲中宣部第十五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的長篇小說《雪山上的達娃》(明天出版社),把我帶到了那充滿了傳奇和力量的雪域高原,感受到邊防軍人的無私奉獻精神。
2023-04-08
-
無需指認的童年和故鄉
《哈尼卡之眼》是達斡爾族作家昳嵐最新創作的一部兒童文學長篇小說,由遼寧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
2023-04-07
-
《新奶奶》:以圖畫書的方式,面對人生沉重話題
“麥田精選圖畫書”之《新奶奶》 [奧]伊麗莎白·斯泰克納/文 [奧]米歇爾·羅厄/圖,滕薇/譯 少年兒童出版社2023年1月第一版,32.80元 讀《新奶奶》讓我想起我的母親,母親當年也是阿爾茨海默病患者。
2023-04-07
-
“東北抗聯三部曲”:歷史題材兒童文學書寫的一種跨越
張忠誠 “東北抗聯三部曲”(含《柿子地》《龍眼傳》《土炮》)張忠誠著 二十一世紀出版社 2023年1月第一版 張忠誠“東北抗聯三部曲”是兒童文學現實主義書寫,特別是重大歷史題材書寫的一種跨越。
2023-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