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題出版和主題創作的時代意義
主題出版與主題創作相得益彰 新世紀以來,中國少兒出版經歷20余年的持續穩定發展,兒童文學在少兒出版板塊中占比達到40%,兒童文學的品類中小說、童話、散文、詩歌、繪本等都呈現出百花齊放的發展態勢,原創兒童小說所占市場份額尤其突出。
2024-06-26
-
用愛與理解對話失去的耳朵
《茉莉的耳朵》這本書是北京書展上頗為亮眼的一本兒童文學著作,這是一本非常有想象力、有廣東南海疍家文化背景的小說集。
2024-06-26
-
品書信之美,塑少年品格
富含優質情感的文學作品,不僅可使讀者浸潤于善與美的藝術世界,還將引導少年兒童深思生命的內蘊,關注現實世界的發展。
2024-06-26
-
兒童短篇小說可以“等待”它的讀者
不少人將短篇小說譽為“小說中的輕騎兵”——相較于長篇,短篇更直接凸顯其緊湊、節制和內蘊之美,這一點,適用于包括兒童文學在內的所有文學門類。
2024-06-25
-
創作談 | 舒輝波:“萬物皆有裂痕,那是光進來的地方”
“風可以吹起一大張白紙,卻無法吹走一只蝴蝶,因為生命的力量在于不順從。
2024-06-19
-
舒輝波《聽見光》:敘事的漸入佳境
漸入佳境首先來自于《聽見光》的閱讀感受,開始部分的敘述是建構的、平緩的,甚至略略有些常規,但隨著故事的鋪展,特別是琴聲在文字中開始縈繞之后,那種“佳境感”便一點點地呈現,甚至在螺旋上升,高潮迭起,到后面,我感覺舒輝波的文字始終處在高音位置盤旋,偶爾會向更高處探伸。
2024-06-19
-
懸崖邊的少兒出版如何自救?這些社長總編有話說
6月12日至14日,2024年全國少年兒童出版社長、總編輯年會暨第七屆中國出版協會少年兒童讀物工作委員會換屆大會在江西景德鎮舉行,全國50余家出版機構社長、總編輯齊聚,共同圍繞“中國少兒出版的現在與未來”這一大會主題建言獻策。
2024-06-18
-
金波:用優秀童謠兒歌滋養美好童年
核心閱讀 兒童文學特別是兒歌創作,就是要給孩子這種親切感,讓孩子自然認之,不生澀,不拗口,永遠藏在記憶里,隨時都可以自由誦之,自在感之,進而廣為流傳 童謠從來就不僅僅是語言藝術,而需要從民俗學的角度,從兒童作為聽眾、演員和傳播者的角度加以研究,從童謠的變化、衍生的異文、兒童享受童謠的反應中,去做多元動態的研究 童謠兒歌中蘊含的兒童觀和教育觀,是很值得我們品味和思考的。
2024-06-18
-
《云端有個足球場》:現實題材兒童小說的魅力
現實主義的要義,是按照生活的本來面目去反映生活,這是現實主義的基本原則。
2024-06-17
-
《聽見光》痛感生命的光輝力量
在舒輝波的兒童文學作品中,常常能看見“光”的存在。
2024-06-17
-
兒童文學主題寫作與出版如何破解“重復”頑疾
近年來,我國兒童文學主題寫作和出版成績斐然。
2024-06-14
-
內蒙古兒童文學的新發展
時光匆匆,當代內蒙古兒童文學已經走過了77年歷程。
2024-06-13
-
時光不語,靜待花開
巴西著名作家若澤·毛羅·德瓦斯康塞洛斯的《我親愛的甜橙樹》里,小男孩澤澤遇到了老葡,還有一棵可以跟他說話的甜橙樹。
2024-06-13
-
兒童文學要用細節打動讀者
文學作品要讓讀者情動或心服,必須在細節上下功夫。
2024-06-13
-
撥開烏云見晴日
打開《重歸多瓦村》之前,我預先提出了一個問題:在這部作品中,作者能否體現出與之前兒童文學創作不同的質地?讀完后,我得到了答案——這部小說更理性、深沉,也更具力量感。
2024-06-12
-
一木秋:不完美的生活 完美的詩意
短篇小說集《茉莉的耳朵》中的六篇作品的主人公都是特殊兒童,他們只是普通的孩子,而不是身殘志堅,最終獲得遠大前程的典型,他們只是想像別的孩子一樣,健康快樂地生活。
2024-06-12
-
一木秋《茉莉的耳朵》:用文學的方式 尋找丟掉的那只耳朵
生活中最美好的事情是剛開始并不了解一位作者,而讀過他/她的作品之后,特別想與之結識。
2024-06-12
-
新時代兒童文學的人民性
人民性是社會主義文藝事業的本質屬性。
2024-06-07
-
傾心書寫“童心之善”
新蕾出版社 2024年3月出版 左昡的兒童小說《我的世界》(入選中國圖書評論學會發布的“中國好書”2024年4月推薦書目),是一部書寫外賣騎手子女的長篇新作,為讀者展現了一線城市平凡勞動者及其子女的現實生活場景。
2024-06-05
-
成長抉擇與自我接納
少年的青春期,總是充斥著躁動、不安和敏感。
2024-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