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史料研究:文學研究新的增長點
結合近年來現當代文學研究的實際可知,史料研究正在成為熱點。
-
《三俠五義》版本的流變
中國古代小說從故事流傳到整理成書,往往要經過長時間的復雜演變過程,其間要經過說書人、編輯者諸人,從內容到形式各方面的加工修改。
-
讀書人的夢:藏書第一與重編四庫
劉秉璋與他的《澹園瑣錄》 “祖父他只是銀行高級職員,不像我外祖父的祖父周扶九那樣自己就是大鹽商,擁有大量現金,所以祖父要搞收藏還是不容易,就算吃飯過活,對我們這么一個大家庭來說,也絕不像外人想象的那樣輕松。
-
馮卓慧:將散落文獻匯于一處
近日偶得友人惠贈《樂經集》一函,心中書蟲貪蠹不忍釋卷,欣然閱后,感觸良多。
-
賴永海:掃出兩千年不見蹤影的《樂經》
時人談論傳統文化,常以“四書五經”為代表。
-
嚴家炎:再現《樂經》原貌
《樂經》是我國重要的古籍之一。
-
鉤沉稽索三十載 披沙瀝金筑大觀
《中華大典》之《生物學典》 2019年5月,隨著《軍事典·戰爭戰例分典》的最后付梓,國務院批準立項的重大文化出版工程、國家“十一五”時期文化發展規劃綱要重要文化工程建設項目、原國家新聞出版署“十一五”國家重大工程出版規劃首位項目、國家出版基金重點支持項目——《中華大典》,全面完成了編纂出版工作。
-
徐中玉先生的《芭蕉集》
徐中玉先生早年曾想出版散文集《芭蕉集》,“可惜現在已看不到青年徐中玉的《芭蕉集》原貌”(陳子善《關于〈芭蕉集〉》)。
-
“網格本”舊事
淡雅的封面,外框雙線環飾,內框圍起斜向交叉網格,網格交點綴以似圓實方的結點。
-
修復敦煌古書《金剛經》
作為目前世界紀年最早的印本書籍,王玠《金剛經》由斯坦因從敦煌藏經洞取回,是其最重要的考古發現之一。
2019-06-22
-
葉圣陶的《城中》
《城中》毛邊本 1926年7月,五四新文學作家葉圣陶(葉紹鈞)的短篇小說集《城中》由上海開明書店初版。
2019-06-17
-
非徒楮墨舊 尤見薪火情
得之不易失之易,物無盡藏亦此理。
-
《中國大百科全書》是如何誕生的
1978年,編纂《中國大百科全書》的工作開始。
-
《良友文學叢書》里的另類
上世紀三十年代,上海良友圖書印刷公司大大小小出了好幾套叢書及文庫。
2019-06-05
-
魯迅手稿影印出版補余
前就我所了解的幾部魯迅手稿影印出版的成因及其具體發展的過程,撰成《幾部魯迅手稿影印出版的緣起及其歷程》,作了介紹,小文刊于中華讀書報2019年4月24日。
2019-06-04
-
“小人書”有大學問
近年來,各類繪本書大量涌現,其中,有些繪畫技巧嫻熟、文字表達精練,讀起來令人津津有味。
2019-06-03
-
一筆精神財富 一個編纂典范
制圖:蔡華偉 魯迅,中國新文學的杰出代表,學兼中西,文變古今,著述宏富。
2019-05-28
-
《紅樓夢》續書再認識
關于《紅樓夢》之作者與其家世,對今天的讀者而言,早已是常識。
2019-05-26
-
紅學書目(三)·入夢篇
一、入門、教材、原著賞析類 ◆《紅學入門--小說·電視連續劇<紅樓夢>常識手冊》,周雷、劉耕路、周嶺編寫,中國電影出版社,1987年6月,定價0.6元。
2019-05-22
-
教育史上的《字課圖說》主編劉樹屏
劉樹屏一生和教育結下不解之緣,他被稱為“常州倡導新學第一人”。
2019-05-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