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劼人《暴風雨前》手稿
太平的成都城,最近北門外紅燈教鬧得很兇。
2018-06-01
-
茅盾《豹子頭林沖》手稿
豹子頭林沖這一夜翻來覆去。
2018-06-01
-
杜鵬程《保衛延安》手稿
1947年3月初,國民黨以數十萬兵力對陜北革命根據地首府延安發動進攻,人民解放軍與邊區人民在毛澤東主席領導下,打響了延安保衛戰。
2018-06-01
-
孫毓棠《寶馬》手稿
《寶馬》詩集。
2018-05-30
-
施蟄存致沈仲章函:紀念戴望舒
施蟄存(左)與沈仲章(右),上海施寓,1980年代;邵嫣貞攝 我曾經有個印象,父親沈仲章就讀北京大學之初,同時結識了戴望舒與施蟄存(還有沈寶基,另議)。
2018-05-30
-
朱自清《敝帚集》手稿
朱自清 (1898——1948) 原名自華,號秋實,后改名自清,字佩弦。
2018-05-29
-
蕭軍《八月的鄉村》手稿
日寇鐵蹄下的東北。
2018-05-28
-
將自己之書法藝術奉獻于社會,是他終生的愿望
舒同 1905年11月25日出生于江西東鄉的舒同,在長期的革命戰爭環境中,成長為獨具特色的著名書法藝術大家。
2018-05-27
-
陽翰笙《1942年日記》
在關系到中華民族生死存亡的抗日戰爭時期,國民黨當局曾大肆推行專制主義,摧殘和迫害文化界的進步人士。
2018-05-16
-
吳祖光《風雪夜歸人》手稿:舊時代的挽歌
“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
2018-05-16
-
聞一多《九歌》手稿:生命的絕唱
《九歌》原為楚國民間祭神時演唱的詩歌,屈原對其進行了加工,依據祭祀神靈的不同,將其改寫成了十一篇不同的詩歌,分別是:《東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東君》《河伯》《山鬼》《國殤》和《禮魂》。
2018-05-16
-
王禮錫《筆征日記》
1939年,在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的發動下,文藝界人士組成了“作家戰地訪問團”,準備深入到晉、冀、豫、察、陜、綏等抗日根據地,宣傳抗日,鼓舞民眾。
2018-05-16
-
康濯《向母親們致敬》
《向母親們致敬》創作于1951年1月15日,時值抗美援朝期間。
2018-05-16
-
巴金《赴朝日記》
1952年3月,以巴金為團長由文學藝術家組成的17人訪朝代表團奔赴朝鮮前線,慰問英勇的志愿軍戰士,在戰火紛飛的前線度過了300多天。
2018-05-16
-
陳寅恪致季羨林未刊信一通考釋
陳寅恪寄季羨林信原文照片 陳寅恪先生(1890—1969)是二十世紀著名的文史大家。
2018-05-15
-
尋找陳氏遺稿
《甲戌隨筆》手稿首頁 1939年深秋的一天,四川江津城中一個舊書攤前,一位穿著簡樸長衫的老者正聚精會神地翻閱著幾冊散亂的舊文稿。
2018-05-07
-
李繼凱:茅盾、老舍、汪曾祺手稿管窺
茅盾手稿管窺 如果說茅盾小說建構了一個“中西文化”融合而成的現實主義文學世界,那么存世的數百萬字茅盾手稿則構成了一個書寫風格鮮明的中國書法文化寶庫。
2018-05-03
-
新發現一份木心手寫的會議記錄
去年,網絡上出現一份署名是由“孫牧心”“記錄”的《美專學生自治會第二次干事會議錄》(以下簡稱會議記錄)。
2018-05-02
-
讀吳伯簫1961年的兩份手稿
吳伯簫原名熙成,當代著名散文家,一生筆耕不輟,成果豐碩。
2018-04-20
-
徐悲鴻送徐志摩一幅《貓》
徐悲鴻送給徐志摩的《貓》 1927年9月,徐悲鴻從巴黎留學歸來。
2018-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