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斤瀾先生的“文學”與“革命”
今年6月1日,是溫籍作家林斤瀾先生的百年誕辰。
2023-06-13
-
鐘敬文與民間文藝學的創建
鐘敬文(1903—2002),廣東海豐人。
2023-06-12
-
錢理群:文學史的大廈,離不開經典作家作品的支撐
編者按:近日,由理想國/九州出版社出版的《中國現代文學新講:以作家作品為中心》,是文學史家錢理群先生的第100部著作。
2023-06-09
-
“借文學來鳴我的存在”
郭沫若的文學創作遍及詩歌、戲劇、小說、散文等各種文體,但以新詩與戲劇最負盛名,學界的關注也歷來集中于此,近年來小說研究也日益升溫。
2023-06-09
-
馮雪峰:“革命之子”的成長史與精神史
馮雪峰(1903—1976)是中國著名的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家、詩人、作家、翻譯家、編輯出版家與魯迅研究專家。
2023-06-05
-
紀念“左手執筆右手執劍”的馮雪峰
《百年潮》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
2023-06-04
-
陳平原:我的師兄錢理群
可敬與可畏 上個月,在《中國現代文學新講——以作家作品為中心》(九州出版社,2023)出版座談會上,老錢說了這么一段話:“我最喜歡呈現在大家面前的,就是一個可愛的老頭,同時也是一個可笑的老頭。
2023-06-04
-
“給中國的童話開了一條自己創作的路”
1903年,周桂笙翻譯的兩卷本《新庵諧譯》出版,卷一為《天方夜譚》之節譯,卷二譯自《伊索寓言》《格林童話》和《豪夫童話》。
2023-06-01
-
為了人民的文藝——蕭殷的意義
蕭殷是誰?——蕭殷,新中國成立初期全國文藝批評戰線重要的評論家,曾作為《文藝報》創刊初期三位主編之一;暨南大學中文系的創建者,曾為中國海外歸僑子弟中文高等教育鋪平了道路;廣東省作協成立70年來在中國文學界領風氣之先的代表之一,不僅曾以《論文學與現實》等大量接地氣、蘊民氣、有骨氣的著述開創了中國文學評論新境界,更以近百萬字的文學書簡悉心培育無數基層文學青年。
2023-05-31
-
黃庭堅與“張懷素獄”
一 1105年11月8日,徽宗崇寧四年九月三十日,詩人、書法家黃庭堅病逝于宜州貶所,享年六十一歲。
-
李劼人:舊趣味通達新生活
工作中的李劼人 1937年,李劼人的“大波”三部曲在上海中華書局出版,他當年在成都分設中學堂的同班同學郭沫若讀后激動不已,整整“陶醉了四五天。
-
新文學時期陳獨秀的學術觀
陳獨秀以《文學革命論》而留名中國現代文學史,他未曾以文學作品參與其中,但他關注新文學的創作并對當時的社會文化現象進行了思考,寫下了一些時評性的隨感錄。
關鍵詞:  陳獨秀2023-05-23
-
黃西蒙:歐陽修史筆說道義
五代十國是唐宋之間一個非常短暫的歷史過程,也是一個動蕩不安的時期,除了個別割據政權能保證相對的和平與安寧,其他地區的百姓大多處于痛苦與掙扎中,其混亂與黑暗程度毫不亞于五胡十六國時期。
關鍵詞:  歐陽修2023-05-23
-
胡適和他的翻譯詩歌
在去年11月28日的《五色土》副刊中,筆者曾評介過胡適的翻譯小說。
關鍵詞:  胡適2023-05-23
-
杜甫流寓蜀中時期的地理感知與身份認同
唐肅宗乾元二年(759),杜甫經歷了“一歲四行役”,由洛陽返華州,由華州赴秦州,由秦州之同谷,終于在年終抵達成都,開啟了“五載客蜀郡,一年居梓州”(《去蜀》)的流離兩川生涯。
2023-05-23
-
蕭紅的閱讀史
古今中外的作家,在談到創作初衷時,都會不約而同地涉及自己的閱讀史。
-
《書衣文錄》隱藏孫犁心靈密碼
孫犁生前是很重視《書衣文錄》的。
-
艾青與延安后期文藝運動
艾青與延安后期文藝運動之間具有密切的關聯。
關鍵詞:  艾青2023-05-16
-
段成式:寫傳奇故事的人終成傳奇
出身名門望族的段成式,從小就是學霸,年少時曾跟著父親段文昌(中唐名臣,唐穆宗時曾任宰相)四處游歷,輾轉往來于成都、長安、淮南、荊州、揚州等地,了解各地風土人情、逸聞趣事,這些經歷對他后來的詩文創作產生深刻影響。
2023-05-15
-
孫犁與北京
北京是新文化運動的中心、五四運動的策源地,也是中國現代文學長河的源頭。
關鍵詞:  孫犁2023-05-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