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網絡文學行業迭代升級
3月18日,中國社會科學院發布了以閱文集團年度數據和行業公開數據為主要分析藍本的《2020年度中國網絡文學發展報告》(簡稱《報告》)。
關鍵詞:  《2020年度中國網絡文學發展報告》2021-03-24
-
狂野之心與無岸之夢下的通訊巨變
摘要:金十四釵創作的《指間生長》作為一部現實主義行業題材的正劇拓寬了當下網絡文學的形式,不僅將網絡文學和現實主義文學結合,還將目光放在了我國 25 年來的即時通訊發展史。
-
妥善轉化“性別標簽”,讓網文走向更廣大的觀眾
改編自網絡小說《贅婿》的同名網劇近來在愛奇藝播出,收視率不俗,也得到不少討論。
-
網文行業IP化探索邁入新階段
2020年是網絡文學的“分水嶺”,網絡文學在新理念、新格局中實現了迭代與新生,行業正式邁入精耕細作與創新拓展并舉的階段,作家讀者、內容生態、商業模式、IP開發、版權保護等方面的新變化和新趨勢預示著網絡文學的下一個春天已經到來。
-
當影視作品的文本缺陷被“爽”所掩蓋
《贅婿》火了,說實話頗有些意外。
-
探索網絡文學經典化道路
網絡文學已成為中國當代文學中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
-
要想作品走心,先得在創作上用心
在決戰脫貧攻堅取得全面勝利之際,一部名為《一杯咖啡里的脫貧故事》的網絡短片在境外社交網站成為關注的熱點。
關鍵詞:  網絡文藝2021-03-20
-
是“爆款”還是“撲街”,關鍵在于創作理念
圍繞社會風尚謀篇立意,在現實題材上開掘新的“增量”,是網絡文學轉型升級的重要路徑。
-
二十余載青春正好
得益于互聯網行業的蓬勃發展,中國網絡文學在過去20余年取得了長足進步。
-
網絡文學是“富礦” 改編需深耕
據《人民日報海外版》報道,網絡文學IP的影視化改編正邁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在價值引導、制作水準、傳播方式等方面不斷創新。
-
從“金手指”到甜寵文,男頻女頻差異在哪?
2021年初,由男頻IP改編的電視劇《贅婿》收到了極高的關注度。
-
點眾科技:數字閱讀的“后起之秀”
根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發布的有關數據,截至2020年3月,我國閱讀網絡文學的用戶規模達到4.55億人。
-
“圈地自萌”的網絡文學,何時變成了大眾消費?
從早期改編如《何以笙簫默》《花千骨》,到稍晚的《瑯琊榜》《陳情令》,女頻網絡文學IP改編一直節節開花。
-
不懼命運,熱血成長
近日在中央電視臺電視劇頻道、騰訊視頻同步播出的連續劇《斗羅大陸》改編自唐家三少所著同名網絡小說,該劇將玄幻、校園、競技多種元素糅于一體,使人得以在超自然、無法預料的魂師世界中進行玄妙的探險,又能感受到親情、愛情、師徒情這類共通的珍貴情感。
-
要“硬核”,也要人文精神
互聯網經濟、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云計算、高鐵等新經濟形態、科學技術構成了今天的現實世界。
-
關于網絡文學,他們說......
何弘:現實題材網絡文學創作大有可為 (中國作家協會網絡文學中心副主任) 網絡文學經過20多年的發展,注冊作者達上千萬,簽約作者過百萬,存量作品近3000萬部,讀者近5億,而且是影視、動漫、游戲最重要的內容源頭,社會影響巨大,是社會主義文學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宣傳思想工作的重要陣地。
-
通向及物的現實主義——論網絡文學的現實轉向
一、網絡文學的浮游化與現實轉向 回顧20年來的中國網絡文學研究,我們可以發現,雖然贊譽聲不絕于耳,但批評的聲音也從來沒有消失過,這些批評主要集中在網絡文學與現實的關系上。
-
內外兼修,營造共同的網絡文藝家園
2月20日,光明日報《網絡文藝》版刊發趙麗瑾教授的文章《讀者變為用戶,別掉進算法的“陷阱”》,對網絡“用戶”特別是網絡文藝“用戶”的角色定位、價值追求進行了深入闡釋。
-
網絡文藝有創意,文化在打底
“新文創”已經成為當下網絡文藝的熱詞。
-
《浩蕩》:網絡文學向現實題材轉捩的沖擊波
作為網絡文學與實體圖書的雙料大神,以《浩蕩》攬得第三屆中華文學基金會茅盾文學新人獎的作家何常在堪稱眾望所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