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絡平臺個人寫作板塊現實感十足
近年來,不少社區網站或社交媒體都開辟了個人主頁的寫作板塊,引發大眾參與,推動網絡文學原創平臺更加多元化發展。
-
亟需創造轉化網絡文學超級大IP
數字文化產業以文化創意為核心,當前,數字文化產業熱度攀升、逆勢上揚,催生了“云閱讀”“云出版”“云觀影”“云演藝”“云會展”等新興業態。
2022-08-18
-
《擇日飛升》:幻想照進現實 弘揚瀟湘文化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文聯十一大、中國作協十大開幕式上的重要講話中,希望廣大文藝工作者堅守人民立場,書寫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詩。
關鍵詞:  《擇日飛升》2022-08-18
-
網絡文學進階與新時代文學復興
互聯網現在正在進入web3.0時代,在web3.0時代,用戶只需要一個數字身份,就可以登錄所有平臺。
2022-08-17
-
網絡文學IP產業現狀與方向預判
網絡文學與泛娛樂文化產品的基因連接 根據2022年5月26日中國版權協會發布的《2021年中國網絡文學版權保護與發展報告》,中國網絡文學產業的規模達到358億元,用戶規模達5.02億,占網民整體48.6%,同比增長9.1%。
-
網絡文學如何講好中國故事
中國故事是一個宏大的命題,從大時代的敘事到小人物的悲歡,都是中國故事的組成部分。
-
新形態的盜版侵權正嚴重危害網絡文學健康發展
根據《2021年中國網絡文學保護與發展報告》公布的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網絡文學盜版侵權損失規模達62億元,盜版侵權損失規模已占網絡文學總體市場規模的21%,近5年盜版侵權損失更是高達311.4億元,85.4%的作家遭遇過侵權盜版事件,頻繁遭受侵權盜版的比例高達42%。
-
劉金龍:網絡文學的海外運營
網絡文學出海始于2011年左右,期間以閱文、掌閱、中文在線等傳統網絡文學平臺不斷探索,在海外亦有Wattpad、Wuxiaword、Radish等海外本土網絡文學平臺孕育發展,2017年中國網絡文學出海全面提速,2019年底隨著海外疫情爆發,全球各地區網文用戶在線時長大大拉高,各國讀者對網文內容的需求也變得愈加明顯,網文出海運營者迅速捕捉到海外用戶的閱讀熱情,順勢測通了內容孵化、內容變現的商業模式,海外網文市場開始蓬勃發展。
-
麥蘇《生命之巔》:聚焦現實題材 探尋生命力量
《生命之巔》是麥蘇的又一現實題材網絡小說。
-
探索網絡文學出海精品化新路徑
中國網絡文學經歷20余年蓬勃發展,已成為影響世界的文化現象。
關鍵詞:  網絡文學出海2022-08-05
-
開荒:談網絡文學創作的持久動力
對我而言,網絡文學創作既是一種安身立命的手段,更是一種難以割舍的情懷。
2022-08-04
-
走進中國網絡文學的五大熱點
互聯網的無遠弗屆與時下疫情“地球式存在”給網絡文學提供的“生存夾角”,讓中國網絡文學持續行進在深耕與拓新并舉的孜孜進程中,并通過創作“破圈”、IP開發、出海布局、行業治理和理論批評的穩步推進,形成了一系列熱點現象,彰顯出網絡文學在新時代的姿彩和愿景。
關鍵詞:  網絡文學2022-08-04
-
李瑋:論2020—2021年女頻網絡文學敘事結構的新變
將文學按性別分為“女頻”和“男頻”,作者和讀者遵循默認這種性別共識,這是網絡文學的分類特征。
2022-08-03
-
網絡文學原生評論對接受美學的挑戰
網絡文學是以讀者為中心的文學樣式,具有通俗化、平民性、商業化特征,擁有海量的閱讀群體。
-
網絡文學評論抓“大”也不能放“小”
網絡文學評論是與創作同步發展起來的。
關鍵詞:  網絡文學評論2022-07-31
-
免費閱讀如何生成爆款:《我在精神病院學斬神》的內容和用戶
2021年7月上線的《我在精神病院學斬神》可以說是目前最火的網絡小說之一,前段時間橫掃番茄各大榜單,百萬讀者在評論區每日催更、吐槽、評論。
關鍵詞:  《我在精神病院學斬神》番茄小說2022-07-28
-
中國網絡文學譯介與傳播的“傘式”“蜂窩式”模式
自蒂姆·奧萊利(Tim O’Reilly)在其博文“Web 2.0: Compact Definition”提出“Web 2.0”這一概念后,網絡的社區建立,數據分享與信息合作生產屬性日益受到人們的重視與利用(Christian Fuchs:Web 2.0, prosumption, and surveillance)。
2022-07-27
-
平臺建設、標準確立與觀念更新
編者按 中國網絡文學經過數十年快速發展,已成為當代文學中極具活力和分量的存在,但相對于繁榮的網絡文學本身,網絡文學評價的理論和實踐卻顯得相對滯后。
關鍵詞:  中國網絡文學評價體系2022-07-26
-
網絡科幻小說的“新歷史”書寫及其藝術價值
新世紀以來的網絡科幻小說在敘事過程中構建的“新歷史觀”或“新歷史書寫”范式可以劃分為四種類型。
-
迭代的網絡文學創造“文學新代際”
網絡文學的價值,不僅在于它依托新媒介,也并不僅在于它與大眾化閱讀關系密切,而且在于它越來越表現出承載和創造網絡世代的新經驗的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