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華僑捐贈珍貴文物
圖為嚴崇建向海博館捐贈的文物。
2017-08-18
-
多件意大利“國寶”級文物重慶亮相 部分系首次出境展出
圖為青銅阿波羅頭像,是意大利國寶級文物。
2017-08-18
-
云南大理太和城遺址考古發現青銅時代遺存
殘石佛首 楊慶麗攝/光明圖片 青銅鎏金楊枝觀音 楊慶麗攝/光明圖片 本報昆明8月8日電(記者任維東)云南考古日前又公布了新的重要發現。
2017-08-09
-
彩筆昔曾干氣象 絲路悠悠匯唐音
兩個多月前,恰逢“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在北京召開之際,我收到友人惠贈的《望長安:“一帶一路”唐詩藝術賞析集》(三秦出版社2016年12月出版),展卷一過,只覺絲路沿線的奇景大觀歷歷在目,詩情墨韻縈繞心懷久久不去。
2017-08-09
-
如果把海水抽干 地中海就是一個大博物館
一進展廳,迎面一件青銅太陽神阿波羅頭像,有著俊朗的面龐和深邃的眼神,十分動人。
2017-08-08
-
一件南宋名媛時尚單品
尋寶儀 基紐/繪 【鎮館之寶·常州博物館】 大家好,我是小奩(音“憐”)。
2017-08-08
-
重溫波瀾壯闊的艱苦革命歲月
除了文物,展覽還展出了“十大元帥”的蠟像。
2017-08-07
-
所有丹青吟詠的風雅,都塵封在這座古老的院落里
在故宮博物院現存的描繪乾隆帝鑒古的繪畫作品中,會發現一些三希堂、養心殿的痕跡。
2017-08-04
-
河北博物院的《茶馬古道——八省區文物聯展》展館內人頭攢動
3日,河北博物院的《茶馬古道——八省區文物聯展》展館內人頭攢動,來自甘肅、內蒙古、廣西、四川、云南、西藏、陜西、青海等地的340余件(套)文物集中亮相,向民眾展示了散落在中國最古老驛道上的茶具、馬具、石器、青銅器、貨幣、造像、絲織品等多種珍貴文物。
2017-08-04
-
“傳統中式建筑才是圓明園的主體”
延清堂大殿遺址東北角發現的假山及周圍環繞的道路 延清堂東側道路旁存有《披青蹬》石刻文字 “如園的發現,在圓明園考古史上獨具意義。
2017-08-03
-
“謙謙君子 溫潤如玉”——玉背后的傳統文化內涵
良渚遺址出土的玉質三叉形器,出土時位于墓主人頭部,應屬冠帽上的飾物。
2017-08-03
-
呈現藝術史之外他們的“世俗生活”
開幕預展現場,明代吳門書畫家書札吸引觀眾駐足。
2017-08-03
-
在藝術中“邂逅”歷史
元青花瓷盤 王后豎琴(約公元前2500年,伊拉克烏爾城址) 帖木兒王朝龍耳玉杯 古羅馬密特拉神 不久前,世界巡展“大英博物館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在中國國家博物館落下帷幕。
2017-07-31
-
文物局推介建軍90周年、抗戰全面爆發80周年主題展
文物局推介建軍90周年、抗戰全面爆發80周年主題展 毛澤東在延安抗日戰爭研究會上的演講稿,是關于抗日戰爭方針的軍事政治著作。
2017-07-28
-
行唐故郡
鳥蓋瓠壺。
2017-07-28
-
研究發現明代名將達云系成吉思汗后裔
達云系明代萬歷年間武威籍名將,《明史》中著名“五大邊將”之一,“為將先登陷陣,所至未嘗挫衄,名震西陲,為一時邊將之冠”。
2017-07-28
-
國博舉辦館藏開國元勛文物展
作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締造者,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開國元勛指揮和領導這支人民軍隊進行了艱苦卓絕的革命斗爭,為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國家富強和人民幸福建立了彪炳史冊的卓著功勛。
2017-07-28
-
圓明園如園遺址發現嘉慶御筆石刻
昨日,圓明園如園正殿延清堂考古遺址。
2017-07-27
-
講述:文物征集來之不易
21本抗日游擊日記 組織備忘錄和行為備忘錄 此次展覽中,首次展出的抗聯領導人周保中東北抗日游擊日記、中共地下黨員閻又文穿過的長衫等,都是新近入館的珍貴文物。
2017-07-26
-
追憶:小展品背后有大故事
中革軍委之印 楊靖宇將軍之印 渡江偵察用的大木盆 維和勛章 “許多觀眾可能只關注那些熱門展品,事實上,還有不少看似普通的文物也很有來頭,值得去看。
2017-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