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故宮也有元宇宙:《我在故宮修文物》電子出版物將推出
故宮古建筑的元宇宙空間 經過近一年時間的調研策劃后,故宮出版社即將推出首套AR元宇宙場景交互式電子出版物《我在故宮修文物》,打開新一輪數字出版的拓展與探索。
-
五項考古成果再次見證中華文明多元一體
遼上京皇城西南部一號大型建筑基址俯瞰 國家文物局供圖 四臺遺址第五組遺存出土的尖圜底罐 國家文物局供圖 2月15日,國家文物局在京召開“考古中國”重大項目重要進展工作會,通報了河北尚義四臺遺址等5項考古的重要成果。
-
故宮故事
故宮是中國明清兩朝的皇家宮殿,是中華五千多年文明的重要載體和集大成者,是享譽四海的世界文化遺產。
-
博物館文創應如何拓寬思路
1995年,“五星出東方利中國”織錦護臂在新疆和田地區民豐縣尼雅遺址出土。
-
當塵封兩千年的國寶舞動起來
舞劇《五星出東方》 林小怡攝/光明圖片 舞者身著長裙長袖舞動在絲線之間,“錦繡搖”彰顯漢風古韻;曲裾寬袍翹袖折腰,“紅袖繞”展現漢時女性優雅;于不經意間順暢變換隊形,“漢俑轉”動感魔性十足……兔年春晚,舞劇《五星出東方》“錦繡”舞段驚艷亮相,讓無數觀眾直呼“美哭了!” 連日來,一批批觀眾涌向新疆博物館、和田地區博物館,參觀、了解這場舞劇演繹的國家一級文物——“五星出東方利中國”漢代織錦護臂背后的故事。
-
傳揚民族文化燦爛詩篇
昆明漢族熟斑銅孔雀。
-
為文化強國建設注入強勁動力
1月2日,第十八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以下簡稱“文博會”)在深圳圓滿落幕。
2023-01-09
-
文博會:引領和推動全國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
第十八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將于2022年12月28日至2023年1月2日舉行。
2022-12-28
-
屏風:一種禮儀文化的重要角色
舞劇《五星出東方》“錦繡”舞段在舞臺上營造的莊重威儀之感還離不開一個重要的道具:屏風。
2022-12-27
-
探尋七彩高原的文明足跡
明代金鑲紅藍寶石冠。
2022-12-20
-
粵港澳大灣區有個“文創聯盟”
廣東省博物館水下考古盲盒。
-
高度重視文化軟實力中的博物館力量
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文化軟實力在綜合國力中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重要。
2022-11-14
-
國寶與國樂合璧 上博打造文化盛宴
近日,上海博物館與上海民族樂團跨界合作,在上海音樂廳舉辦“海上生民樂——上海博物館建館70周年文物民樂展演”。
2022-11-08
-
撒馬爾罕大使廳壁畫上的“中國故事”
盡管早在1965年,就有考古人員在今天的烏茲別克斯坦撒馬爾罕古城遺址發現帶有唐朝元素的壁畫,但這除了引起國際粟特學界的一些專家關注外,國內鮮有學者涉獵,直到近年才陸續有研究成果發布。
2022-11-03
-
“塔尼斯的寶藏”:埃及學創立200周年回望
今年是埃及學誕生200周年,埃及舉行各種各樣的活動,隆重慶祝這一重要文化事件。
關鍵詞:  埃及學2022-10-27
-
生動鏡頭語言讓國寶“開口說話”
十七載耕耘,收錄海內外超一萬件國寶繪畫藏品的《中國歷代繪畫大系》終于完成,而記錄“大系”背后故事的人文紀錄片,正于金秋十月正式拉開序幕。
關鍵詞:  《盛世修典》2022-10-18
-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展出新一批故宮博物院文物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10月7日宣布,來自故宮博物院的第二批共69件珍品,已于10月起亮相該博物館第一至五及第九展廳。
2022-10-11
-
讀懂中國“和合”文化
從遠古時代的石器、骨器、玉器、陶器到絢麗多彩的外銷瓷、精雕細刻的漆器,從唐人繪制的絹畫《伏羲女媧圖》到元代書法家以精致小楷寫就的《道德經》……走進中國國家博物館“和合共生——故宮·國博藏文物聯展”現場,豐富的文物展示著中華文明的源遠流長、博大精深,講述著中華民族“尚和合、求大同”的價值理念。
2022-10-11
-
十年考古 成就非凡
黨的十八大以來,是中國現代考古學誕生后發展最快的十年。
2022-10-09
-
修復文物,留住寶貴歷史
周末,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杜巴廣場,一所小學的學生正在九層神廟建筑群參觀。
2022-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