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丹青鑄魂——軍事題材美術與民族精神的核心建構
前赴后繼(油畫) 羅工柳 全山石 百萬雄師過大江(油畫) 董希文 太行鐵壁(中國畫) 王迎春 楊力舟 占領總統府(油畫) 陳逸飛 魏景山 人橋(版畫) 古 元 主持人:劉大為(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 對話人:劉曦林(中國美術館研究員) 呂品田(中國藝術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兼研究生院院長) 張曉凌(中國國家畫院副院長) 正如國歌是國家意志和民族精神的集中體現,銘記歷史、緬懷先烈、歌頌正義、呼喚和平的軍事題材美術,同樣是國家意志和民族精神核心的承載。
2017-08-08
-
當漫畫喜歡上考古
阿三畫的考古漫畫,近年來在考古圈出了風頭。
2017-08-08
-
科普漫畫家繆印堂去世
繆老照片為本報記者閻彤攝于2010年1月28日 水墨漫畫作品《志在千里》 被譽為“科普漫畫第一人”的著名漫畫家繆印堂于7月31日晚9時去世,享年82歲,繆印堂曾說:“假如有來世的話,我會再選擇漫畫這條人生之路。
2017-08-03
-
81歲著名畫家傅二石離世
7月31日13點05分,著名山水畫家、傅抱石之子傅二石先生因肺部感染醫治無效,于南京去世,享年81歲。
2017-08-02
-
一切都似乎自然天成——讀葛水平的繪畫
葛水平作品 一向折服葛水平的文字,讀小說,服其質樸;讀散文,服其詩化。
2017-07-31
-
三尺青鋒壯天下——軍事題材美術創作的歷史傳統與時代風貌
國際友人在延安(雕塑) 王樹山 平安行動(水彩) 楊文森 中國鯤行動(中國畫) 張 蕊 為天下安寧(油畫) 續鶴賢 塔拉的守衛者(中國畫) 黃夢媛 圓夢(中國畫) 齊永臻 主持人:李 翔(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 對話人:許向群(解放軍出版社副總編、編審) 李永林(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學博士) 盛 葳(《美術》雜志副主編) 家國情懷是文藝創作的永恒主題。
2017-07-31
-
培育人生的“藝術家”
鷗鳥可招 豐子愷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進步,智能手機已經取代電腦成為使用量第一的網絡終端設備,“低頭族”成為我們這個特殊時代的一個普遍的群體。
2017-07-28
-
周尊圣:不朽的胡楊,無限的藝術
周尊圣在新疆胡楊林中采風 光明圖片 紅色的胡楊林映入眼簾,熱烈,飽滿,生動,斷枝倔強地向上。
2017-07-27
-
如果你像林風眠般有一個強大的中國胃口
林風眠《琵琶仕女》 《藝術叢論》 收錄文章九篇,首篇寫于1926年,末篇寫于1934年,實際上就是林風眠從當時的北平至杭州期間的代表性思考。
2017-07-26
-
父親的收藏
柳亞子和詞 柳亞子像 父親尹瘦石一生熱愛收藏,其收藏可謂包羅萬象,家具、字畫、書籍、陶瓷、錢幣、唱片、石頭……但父親始終秉持著自己的收藏理念,那就是藏品一定要蘊含獨特的文化品味、特殊的歷史意義、深厚的情感寄托。
2017-07-24
-
難以割舍的情懷——王琦畫筆下的香港
1946年全面內戰爆發后,文化藝術界一大批人士被迫陸續轉移香港。
2017-07-24
-
軍威九十載 雄峙寸幅間——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紀念郵票藝術談
圖① 圖② 圖④ 圖⑤ 圖⑥ 圖⑦ 圖⑧ 圖⑨ 近一個世紀之遙的漫漫路途,走來“一支不可戰勝的力量”。
2017-07-24
-
一帶一路,筆墨傳情
回望中外文明交融的歷史,無論陸路還是海路,東西文明交流互鑒,給世界留下豐富的文化遺產,彰顯出中華民族和平、開放、包容的民族精神。
2017-07-24
-
另一個梅蘭芳——業內專家探討梅蘭芳繪畫與表演藝術
梅蘭芳在滬寓所作畫(1943年) 梅蘭芳先生是20世紀杰出的戲曲表演藝術家,他以精湛的表演藝術征服了世界范圍的廣大觀眾。
2017-07-24
-
另一個梅蘭芳——梅蘭芳繪畫與表演藝術學術對話
《春消息》(梅蘭芳) 《洛神》(梅蘭芳) 《蒼鷹》(梅蘭芳) 作為20世紀杰出的京劇藝術家,梅蘭芳是家喻戶曉的人物,具有世界影響力,而在繪畫藝術上,梅蘭芳淵源深厚,有很高造詣,戲畫相融,相得益彰。
2017-07-21
-
新中國畫之新
綠色長城 關山月 母親 方增先 東方欲曉 石 魯 植根于傳統文化土壤的中國畫,歷史悠久,深厚博大,影響著中國人的審美意趣。
2017-07-20
-
他是上海藝術精神的一個代表
作畫中的程十發 今年7月,是海派繪畫大師程十發逝世十周年,克勒門文化沙龍昨天以“彩云之南”為主題,舉辦了一場紀念活動,藝術界人士聚集在一起,用各自的回憶拼貼出這位海派藝術大師精彩風趣的人生。
2017-07-19
-
梅蘭芳和他的繪畫藝術
梅蘭芳的繪畫作品《天女散花》 1943年,梅蘭芳在滬寓所作畫。
2017-07-17
-
百年藝魂 其命惟新——“廣東美術百年大展”記
東戰場的烈焰(中國畫) 高劍父 艱苦歲月(雕塑) 潘 鶴 大葉紫薇(水彩畫) 王肇民 護林(中國畫) 黎雄才 廣東自古是中國對外交流的窗口,它融匯中原、荊楚、吳越、巴蜀等本土多地文化,又接受阿拉伯、波斯、日本、歐美等域外異質文化,并在與之碰撞的過程中包容南北、蓄納中西,熔鑄成博大燦爛的廣東文化。
2017-07-17
-
在生命深處與胡楊相遇
吶喊生命的強音 生命大河 不朽的胡楊 駝鳴千里孤煙長 大風染盡 胡楊“生而千年不死,死而千年不倒,倒而千年不朽”這三個千年的生命傳奇,令人感嘆敬畏,也是我多年畫新疆要表現的題材之一。
2017-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