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訪《中國詩詞大會》總導演:展現人生詩歌故事
圖為《中國詩詞大會》(第三季)演播室錄制現場 作為一檔經典的文化綜藝節目,《中國詩詞大會》前兩季點燃了不少人對古典詩詞學習的熱情。
2018-03-23
-
她以遙遠的美感,講述人與人之間的孤獨
陳數有著許多女演員夢寐以求的天資。
2018-03-23
-
電視劇《美好生活》制片人吳毅:現實題材創作要有感而發
制片人吳毅 圖為《美好生活》劇照 對談記者:邱偉 對談嘉賓:吳毅(電視劇《美好生活》制片人) 不講“霸道總裁”和“人生贏家”,在北京衛視、東方衛視熱播的都市情感劇《美好生活》依然收獲了優異的播出表現。
2018-03-22
-
袁慧琴:建造戲曲文化傳承創新工程
中國戲曲對于中國文化的發展,可以說意義重大。
2018-03-22
-
弘揚傳統文化重在核心理念——訪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理事蕭放
春分剛過,大江南北春意盎然。
2018-03-22
-
樂自心中行天地——對話中央音樂學院副院長、作曲家秦文琛
秦文琛創作的笙協奏曲《云川》演奏現場 2017年至2018年之交,著名作曲家秦文琛事業上可謂喜訊不斷。
2018-03-21
-
表現知識分子抗戰的正劇氣派——專訪電視劇《決勝》編劇宋方金
電視劇《決勝》劇照 由宋方金編劇,閻建鋼、范冬雨執導,王千源、吳剛、柯藍、孔維等主演的抗日題材電視劇《決勝》日前熱播。
2018-03-21
-
把高雅藝術帶給更多需要它的人——訪“95后”全國人大代表徐萍
今年兩會上,“95后”女孩徐萍是四川代表團148名代表中最年輕的一位。
2018-03-21
-
奚美娟委員:以“在場感”講好中國故事
奚美娟委員。
2018-03-20
-
他雕出了“人類群星閃耀時”
雕塑形象活靈活現,雕塑功底扎實、過硬……雕塑家袁熙坤,他的作品被作為“國禮”送給外國元首,其《女媧補天》雕塑被聯合國選為“補天行動”項目象征。
2018-03-20
-
作家楊爭光談太陽馬戲對中國文化產業的啟示
3月1日,加拿大國寶級的“太陽馬戲”標志性的黃藍帳篷在深圳龍崗點亮。
2018-03-19
-
澎湃之心,致歌唱!——全國人大代表、著名歌唱家廖昌永的“四個瞬間”
廖昌永在全國兩會上 吳華 攝 對我而言,世界上最美妙的事情莫過于歌唱了。
2018-03-19
-
中國電影 找到了自己的方向——電影評論家趙軍專訪
近些年來,一些國產主旋律電影在電影院里熱播,尤其是《戰狼2》、《紅海行動》,屢屢獲得好評。
2018-03-19
-
朱良志:用傳統藝術,解決當下的生命困境
朱良志,1955年生,安徽滁州人。
2018-03-19
-
王宏偉:作品是立身之本
人物素描:郭紅松繪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我們要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繁榮興盛,凝聚起實現民族復興的磅礴精神力量。
2018-03-19
-
普通人的視角才是創作者最需要關注的——訪全國政協委員、劇作家王麗萍
《媳婦的美好時代》 8年前,在電視劇《媳婦的美好時代》熱播后的第一時間,劇作家王麗萍接受了本報記者的獨家專訪。
2018-03-19
-
徐里委員:加強美術館博物館主題性創作展示與教育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中國文藝、文博事業要有新面貌、新氣象。
2018-03-14
-
于根脈上開出自信的花——對話全國政協委員、國家京劇院三團團長張建國
張建國(左二)演出后為觀眾們簽名,進行交流 新中國成立之初,中國人民剛剛站起來,還在國家一窮二白的情況下,毛澤東主席就自信地指出:“中國人民有志氣,有能力,一定能夠在不遠的將來,趕上和超過世界的先進水平。
2018-03-13
-
政協委員孟廣祿講述傳承的力量
“談藝說戲話北京”北京戲曲文化分享會 四位小禰衡打起了堂鼓,兩位小虞姬耍起了劍舞,還有數十位“小京胡”拉起了《夜深沉》……前天,在竇店第二小學的體育館里,數百位來自該校的小學生表演起了京劇、民樂合奏等傳統藝術。
2018-03-13
-
馮遠征:我不需要話題,我需要作品
曾有一個“小鮮肉”,通過中間人請馮遠征做自己的私人教師。
2018-03-13